文:彩仕铭宏│weixin ID:fxxy521
【智慧爱♥幸福家】学习、成长、分享,一起学做好家长!
接纳,这个词,我们先看看百度百科是如何解释的:
接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ē nà,指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采纳。出自《后汉书·岑彭传》等。
近义词区别
接纳不代表接受,也不代表内化。
所谓接纳是我允许你以客体的身份,以你那独特的结构存在于我的内在。
接受是我接纳并支持你的思想,做法。
内化是你的一切都符合我的思维系统,你已化为我的一部分,与我是同一整体的存在。
摘自: 闫刚《关系场理论》
以上的文字中请特别注意近义词的区别的描述。
家长要接纳孩子,要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要接纳孩子的一切。不是接受、不是内化!
另,接纳孩子本来的面目与爱孩子不是一回事。如果孩子所喜欢、所追求、所思考的事物是父母不能容忍的,即使很多父母还是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同样也会羞辱或拒绝孩子。
我所使用的“接纳”这个词,包含了爱的意思,但接纳比爱更难做到。你可以把它称为“无条件的爱”。
然而,接纳孩子本来的面目,并不意味着你喜欢或认同孩子的所有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接纳了你的孩子,你就是在爱他,并接纳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必然接受他的行为。你需要在作为一个人的孩子和孩子的行为之间作出区分。(我所使用的“行为”一词,适用于人和人所经历的行为,包括说话。因此,行为既包括我们做了什么,也包括我们说了什么。)
将一个人与他的行为区分开来,有利于弄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你的孩子的自我意识--他的思想和感受--是重要的,你的目标应该是要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们。试图改变孩子的思想或感受很难获得成功,还很有可能破坏你们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你所观察到的孩子的行为,包括他所说的和所做的,则必须符合与是非对错有关的道德规范。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行为是管纪律和规则,而思想和感受则与之无关。
区分你的孩子的思想/感受和他的行为/话语。
比如,如果你的儿子悄悄告诉你,他希望他没有弟弟就好了,你可能要惩罚他,因为他明显缺乏兄弟之爱。但你反对他的感受,并不能改变他的感受。进而,很有可能,你的儿子今后将不再与你分享他的感受。
相反,允许他有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对他的感受表示出好奇。“宝贝,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呢?”(他的回答可能会帮助你找到改变的方法,使他逐渐爱上自己的弟弟。)当你听到孩子的感受时,你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要你的表达方式不是在羞辱他,或让他很有负罪感。“我不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我很高兴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不过,你的想法还是让我感到很难过。”
同时,如果你在任何时候发现你的儿子对待弟弟的方式是不可接受的,那就务必要设立清晰的规则和界线。另一方面,除非你的儿子真的把他对弟弟的感受转化成了实际行动,否则,他的感受也只不过是感受而已。
爱孩子和接纳孩子有所区别,接纳孩子就是无条件的爱,虽然很难做到,父母应该坚持努力做到。
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父母需要这样做:
区分看待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所说所做;
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对待你不能接受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表达方式不要带给孩子羞愧和负罪感;
对待你不能接受的行为或话语,可以设立清晰的规则和界线(自行或借助其他力量持续进行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禁忌的行为或话语的普适性教育);
【智慧爱♥幸福家】学习、成长、分享,一起学做好家长!
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019年08月1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