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暑假,晓雅休了十几天的假,带着四岁的儿子从新加坡回到了家乡小镇。
大学毕业后就没有再回到父母家超过三天的她,这次本来想着好好陪陪父母,拜访下亲戚朋友。
谁知道,这趟心心念念的探亲之旅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巴掌大的小镇上,大大小小的棋牌馆十几家,家家生意火爆。
晓雅惊讶地发现,打麻将几乎成了小镇上所有成年人的娱乐方式。
晓雅和妈妈说去看望下几年未见舅舅,妈妈提醒她:
你得提前打电话预约时间,要不去了肯定会扑空,你舅舅每天都在麻将馆,比上班的人还忙呢。
亲戚聚会,吃完饭后,大家不是坐在一起聊天交流,而是迫不及待地支起了几张麻将桌。
昔日的发小见面,没寒暄几句,就邀请她一起去打牌,还劝她说回来不就是为了放松放松的嘛。
有一天,她带着孩子去县城办事,妈妈着急忙慌地和她一起出门冲进麻将馆。
她才知道,妈妈为了招待女儿和小外孙,好几天没去玩了,早就心痒难耐。
在家里呆了不到十天,对麻将毫无兴趣的晓雅拒绝了无数次亲戚、朋友、邻居的打麻将邀约。
然后,大家都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不合群。”
本来预想中的开心之旅,多多少少因为那些星罗棋布的麻将馆,因为周围的人那无比统一的搓麻爱好而变了味。
是的,晓雅从小就是一个不怎么合群的女孩。
但是微信聊天中,她说:
我真感谢我一直以来的“不合群”,才让我一步步远离了不喜欢的人,远离了不喜欢的圈子,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有了我愿意去合的群。
看到家乡我那些一天到晚沉迷在麻将馆的亲戚朋友,我觉得真是后怕。
好怕自己也活成这样,把美好的生命一天一天消耗在麻将桌上。
02
晓雅读初中时,大学生已经不再分配工作了。
在她周围的环境里,到处都是“读书无用论”。
很多女孩子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不但能挣钱补贴家用,还能买漂亮裙子口红包包打扮自己。
晓雅的不合群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当她的好朋友们在讨论是去北京打工,还是去深圳打工,是进电子厂还是进鞋厂。
第一份工资是买手机还是买衣服的时候,晓雅默默地拿起书包去了自习室,她在心里告诉自己:
我一定要考大学,无论去北京还是深圳,我都是去上学而不是打工。
那之后,晓雅就在不合群的路上一路走下去了。
家乡小镇教学质量一般,晓雅大学没能考上金光闪闪的985、211,没能去北京,也没能去深圳,只上了一所本省的二本院校。
舍友们大多没有什么梦想和志向,就是等着毕业了回家乡县城当个老师安稳度日。
舍友们业余时间的活动就是追韩剧,泡网吧,谈恋爱。
晓雅不想回老家,她想去北京啊,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
晓雅再次不合群了,她脱离了舍友的队伍,每天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去图书馆读书,一个人考研,一个人去校外兼职赚钱。
几年后,舍友们大多回家乡的县城或小镇当了老师,而晓雅考上了北京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如愿以偿来到了北京。
热播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小玉,从农村考到了大城市,还是本硕博连读的医学院。
但是她却因为不知道“open”、“国际脸”是什么意思,被女生们群嘲,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合群。
刚去了北京的晓雅也是,分不清同学拎的是香奈儿还是CUCCI;
不知道吃西餐该哪只手拿刀哪只手拿叉子,也被同学们嘲笑过,她继续过着“不合群”的日子。
但是和小玉不同的是,她没有自卑,没有放弃。
英语发音不标准她去英语角锻炼矫正,普通话不好她给自己报了播音主持班进行训练;
不认识名牌包,不会吃西餐的她,在毕业时已经用自己兼职赚的钱买了好几个包包,请自己吃了无数次西餐。
毕业时的晓雅已经脱胎换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纯正的英语,过硬的专业课成绩,让她很顺利地拿到了offer,去新加坡做了汉语老师。
那个“不合群”的女孩子,不但走出了家乡小镇,走到了北京,还一步步走出了国门。
在新加坡,她有着志同道合的同事,有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经常聚会的朋友。
正是因为不合群,晓雅才远离了那个流行打工打麻将的圈子,远离了那个追韩剧泡网吧的圈子,一步步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03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合群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人被是否合群这个问题困扰,尤其是大学新生,职场新人。
初到一个新的环境,合群似乎成了对一个人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大家都害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合群重要不重要,要看你合的是什么群。
如果是那些低层次的,非但不利于个人成长,还会用群体的“羊群效应”拉低你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的圈子,真的没有必要去合。
只喜欢一起拼酒打游戏,没事就聊黄段子的舍友圈子,你真的不必去合。
职场上那些工作起来晃晃悠悠,一下班就组织饭局组织K歌的同事圈子,你也不必去合。
亲戚里那些成天打麻将,八卦东家长李家短的圈子,不要去合。
很多时候,说你不合群的人,是因为他们那个圈子不符合你的认知和三观。
那些不努力,不成长,不改变的圈子,远离才对。
合群重要不重要,还要看你在不合群的时间干了什么。
就像《生活大爆炸》里面说的:
或许你在学校格格不入,或许你在学校最矮最胖,或许你没有任何朋友,但其实都无所谓。
那些你独自一人度过的时间,比如组装电脑,或者练习大提琴,会让你变得更加有趣。
等到有一天,别人终于注意到你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酷的人。
有人说,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
那些因为不合群而多出来的时间,只要你能用来精进学业,发展兴趣爱好,兼职赚钱,都能让你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如果你的“不合群”让你远离了那些低层次的圈子,让你不断学习成长变得更优秀,这样的不合群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04
在一个写作群里,有一位新媒体大咖分享写作经验时,也说到了她的“不合群”。
在小城事业单位工作的她,工作轻松,同事们下了班都是相约吃饭喝茶打球看电影,生活悠闲自在。
她因为喜欢阅读写作,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每晚下班后都要读书写作好几个小时,不能参加同事们的聚会,常常被批评“不合群”。
就是这样“不合群”的她,用同事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写了数百篇文章,出了两本书,每月拿着工资好几倍的稿费。
作家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说: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可是骗世界有点难。
无法决定自己的圈子,但是你能决定自己的理想境界,合群可以但不可盲目合群,那是堕落的开始。
那些低层次的圈子非但不会对你有什么帮助,还会用自带的负能量场将你拉低到和他们一样的层次。
你需要做的,不是去合群,去努力融入,而是赶快远离。
在那些与你格格不入的环境里,你唯一需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有能力选择和谁同行,有能力选择自己要加入的圈子。
不合群的晓雅,现在拿着高薪在新加坡晒太阳。
不合群的自媒体大咖,稿费和版税让她实现了财务自由,正在考虑要不要辞职追求更大的自由。
不合群真的一点都不重要,有一天拥有了山川湖海的你,反而要感谢当年的“不合群”成就了更好的你。
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