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如何把微信内容写好?
包括:怎么选题、怎么写标题党、怎么写好内容......
就在我感觉自己将要抓到重点的时候(不排除这种感觉只是自欺欺人),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也许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
去年在另一家公司任职的时候,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把领导、粉丝对微信的需求,找出了一些重点,还得到了部门领导的表扬(当然没有金钱上的奖励)。
到了新公司,我一开始并没有被安排在微信运营的岗位上,而是做了一段时间的沟通、对接和统筹工作。期间,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熟悉这个“套路”。
正当我感觉摸到门路了,上周突然来了新业务,我立刻被调到微信运营的岗位上、开始打磨微信内容,同时还要兼顾沟通对接......
我又要花很多时间去适应,而这又将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服务过程。因为客户只签约了一个月,如果没达到对方理想的状态(基本上没戏,因为老大们都觉得很烫手),又要换甲方。
所以,我现在努力的方向有问题,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可持续性”。别人说,换个工作就要重新去适应;我现在的状况是,不换工作、也要常常重新适应。
因为我们经常换甲方。
所以,我才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之中——焦虑如何打磨自己的能力。
至于怎么打磨......目前心里略微有一些想法。这里我先设法把这些想法写出来,以后再慢慢复盘、改进好了。
在以前的公司,主要工作是编辑微信,要把一条硬广打磨的很软、植入很多亮点,要排版精美、多图,要持续产出......
后来的公司,不仅要在微信内容上持续产出,还要求原创;
再后来,对接客户,再安排别人写内容;我的工作重心就是传达甲方的需求、把控外围团队的作品,顺带处理一些琐碎(我觉得,安排别人去写内容,那种只告诉对方理念、让对方反复改而我只是坐着把关的感觉,真是太爽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还是能随口说出一大堆理念,让人“写出来我看”。哎!写内容的人就苦逼了);
而现在,我既是对接人、又是写手,还身兼策划、PPT,周末还加班跑跑龙套。
看出来我是做什么工作的了吗?
我特么是“运营”,运营就是做这个的!
这三年来一直在努力学习,却还是老样子,老样子……工资待遇也是老样子......
这就是所谓的“低水平重复陷阱”么?
很可能。
怎么破?
我的下意识是去读新书,但还是忍住了;我不应该继续“知道”一些事,而是“做到”一些事。
我觉得现在最好的做法是:继续做该做的事,但有个要求——必须比上一次更好。
这个分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提炼出“通用能力”、做到可迁移的程度;
另一方面是,我们可以试着从整体流程上去了解在做的事情。
前者是向深度思考,后者是向广度思考。很遗憾,我们一直在浅处努力,反复耕耘,纠结那20%甚至10%的上升空间。
想想80/20法则,我觉得我们应该止步于80分,然后向上走。
三年后,职位不在了,行业在;琐碎的事情变了,能力在。
我们如果现在抓的是行业而非职位(向项目管理努力,而不是向“写一篇完美的微信”努力)、练习的是能力而非琐碎(了解流程、全局思维,而不是“如何逃避加班”),我想,三年后,我们就可以不必每周都心心念念的想学新技能、和90后00后抢“执行岗位”的饭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