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获得的。”
今后面对孩子时,要做到“一听,二问,三商量”。听,就是听听孩子的解释,不凭自己的想法简单地给孩子的行为下结论;问,就是询问孩子事情背后的原因;商量,即以平和的态度和孩子讨论怎样做会更好。
这个总结对所有父母来说都非常有价值。
家庭教育中,孩子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却适得其反。
父母经常会这样抱怨:“孩子什么事也不愿和我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父母不理解我们的需要,他们想说的就说个没完,而我说时他们却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其实孩子有许多事情、感受是很想跟父母说的。他们有欢乐、有苦恼、有意见没有得到及时的交流,主要责任还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认真地或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如何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实质上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问题。
不愿听孩子讲话、不和孩子谈心,你怎么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你又怎么可能帮助教育孩子?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和孩子谈看法、讲见闻、说愿望、道欢乐、诉苦衷,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对话的家庭气氛。
父母不妨抱着轻松的心态听听孩子怎么说,或许自己也能受到启发。
除了在孩子想说话的时候,让他尽情地说,还要在他沉默的时候鼓励他说。因为有的孩子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识或者胆量。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不满或者委屈,会让他变得善于思考,也会使他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