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堂教书时,我对很多经典爱不释手,5000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是那么的悠久,随着社会发展,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很多家长开始认可传统文化,可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呢,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呢?
随着各地学堂、读经班的兴起,渐渐的,家长发现学习国学对于孩子来还是比较枯燥的,也没有像其他数学、英语辅导课那样见效快,同时老师们发现国学课堂确实也比较无趣,大部分就是诵读,我开始也很困惑,于是不停的和老师们尝试不同的授课形式。
国学课程注重把德和礼放在第一位,礼教和德教融合,学习静定诚敬,孝亲爱人,也就是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比如幼儿国学,针对的是小学前的孩子,也就是3-6岁的孩子,对于这类型的孩子他们定性不够,注意力集中时间段,爱玩,那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一、课前激趣。上课前先和孩子们玩一个与本次课有关的小游戏,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带入课堂,这个环节很关键。
二、分组比赛。激趣后给全班分组,取一个组名,给一个响亮的口号,喊口号时配上动作,所以课前老师的备课很重要。分组比赛,我还用在小学、大学的课堂,效果不错,人是有竞争意识的,这样课堂氛围会很不错。
三、变换诵读形式。国学课堂避免不了诵读,我们知道人对重复的东西容易失去觉得无趣,特别是3-6岁的孩子,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很短,所以在课堂上要变换诵读的形式。比如拍手诵读,变节奏诵读,配乐诵读,游戏诵读。
我曾经看过一位英语老师上课,孩子们非常开心,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以兔子跳、青蛙跳、小鹿跑等形式从教室的这个角落跑到另一个角落,不停的变换上课位置,孩子们一脸兴奋,觉得很好玩!
四、树立榜样。在班里树立一、两个榜样,能维护课堂纪律,当然老师需要把握一个度,对于较调皮的孩子偶尔表扬一下效果会很棒。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一个老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是不断的备课,不停的上课,不懈的总结,不时的借鉴!
《诗经·大雅·抑》中有一句“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我印象很深刻,其实教育不仅仅是说教,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