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究竟有多大用处?——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观点:经济学分析非常有道理,逻辑非常自洽,无懈可击,但分析对象毕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可我国的市场经济离完善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所以要解释中国的现象不能用经济学原理,得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才能解释。
英国经济学者雷德福德是二战时的军官,1943年被德国俘虏,关进了战俘营。1945年出来之后写了篇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学》,说明即使在战俘营,经济学理论都是可以起作用的。
1、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战俘营里的市场行为是迅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其中的固定营(相对三~五天的中转营),刚关进来的人一开始互相关心、爱护、支持,但马上发现仅仅爱心不够,必须发展市场交易,才能互相帮助,才能公平地得到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其间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的产生”。其中不仅有商品交易,还有劳务如洗衣服、熨衣服、画肖像……(今天的一些贫困地区,说没有发展起来原因是缺乏投资和资金,其实不太对,只要制度许可,人们有那么一点点自由,人与人之间开始服务,市场和经济都会发展起来的)
2、价格与价格波动
有了市场就有价格,有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面包是红十字会提供的,一个星期两次,周一和周四早上每人发一份面包。价格有没有变化?肯定有变化!什么时候价格最高?就是发面包之前的那一天晚上,也就是周日、周三的晚上,这时候大多数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就达到了最高,比平时多一根香烟。这时候如果有人坚持在周日、周三的晚上不吃面包,他就肯定能赚到一根香烟,那天晚上他就一定有香烟抽。
3、货币
里面当然也有货币,不过不是传统的货币,而是香烟。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他们用的是香烟,那是用好烟还是坏烟呢?用坏香烟,他们舍不得用那些机器造的烟来做交易。所以把烟拆了,重新包装,里面混上一些头发丝,卷得又比机器做的烟细一点,劣币驱逐良币。当然,如果他们卷的烟太细的话,别人也会拒绝接受。
4、通胀和通缩
当然也有通胀和紧缩。什么时候发生通货紧缩?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炮弹就在营房边上爆炸的时候,人们就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干嘛?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就抽起香烟来了。他们抽的香烟可是货币,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发现整个营房都出现了通货紧缩,原来能卖的价格,现在到不了那个价格了。
也有通货膨胀。如有一天早上有谣言,传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所有物价都上涨了。但是到了早上10点钟,消息被证实是假的。这时候所有的价格又下跌了。这是经济泡沫。
5、跨境贸易
跨境贸易也是有的。英国人喜欢喝茶,战俘营外面的德国人喜欢喝咖啡,这时候英国人就会把他们分配到的咖啡存起来,偷偷把它运到铁丝网外面去,跨过铁丝网,换外面的茶叶,这叫跨境贸易。
6、户籍制度
里面的市场经济也有户籍制度。因为德国人对欧洲人还算是比较友善的,那些来自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南斯拉夫的战俘,他们可以在不同的营房之间走动。德国人最恨英国人和美国人,英国战俘、美国战俘不能到处走动。结果,欧洲战俘做生意的机会就更大一点。当然,英国人和美国人如果给点贿赂,也能走动,但毕竟增加了麻烦,增加了障碍。
7、舆论压力
所谓舆论的压力有两点,一是认为不应该进行交易,经常伴随着虚伪、欺诈,使人变坏。而且很多人也觉得更不道德的是跟德国人进行交易。二是有些人为了抽烟把食物都卖了,结果身体受到了伤害,需要住院,就会消耗更多的物资。而这些物资属于大家的,于是觉得应该抑制这种行为,不能让人们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易。
8、仇富情绪
群体对中间商普遍存在敌意,认为中间商自己不劳动,巧取豪夺。人们特别讨厌那种具有垄断色彩的中间商,比方说有一些中间商懂一种独特的语言叫:乌尔都语。这些会讲乌尔都语的人就能够跟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交易。他们当中保存了很多商业秘密,别人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行交易的,他们也不轻易地告诉别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
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货币就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紧缩,有通货膨胀;
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就有外部性。于是整个战俘营里面的现象,跟战俘营外面所发生的现象就是一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