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刚刚探讨过本书各章节标题都有点“另类”的话题,多少带点自嘲的意思,无非是想说明写手为了拼开局,为了赚眼球,耍点小手腕儿的那些套路,主要目的就是想和各位看官更好地交流和互动。
那么问题来了,一看本章的标题,哎呀我去......
这何止是另类呀,简直就是巨“雷”,以往玩谐音梗也好,借用典故也罢,起码还贴点边,再加上老衲的“友情提示”,仔细一品还像那么回事。
这回可倒好,咋还开始玩“呆萌”路线了呢,甚至一看见这三个字,就会不自觉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经典“场景”,倒是挺接地气,因为和亲朋好友去撸串、去聚会的时候,很多店里都会看到这东东,大多数还是“电动”版的,就是某个部位会来回摇动的那款(见过的都懂)。更有意思的是,某些常规理解中所谓够档次、高大上的豪华场所,这东东也经常出现,好像也不是很违和。
看来这个“招财猫”不仅颇接地气,而且受欢迎度极高,甚至受众群体已经涵盖社会各个层面,达到了不分贵贱,雅俗共赏的境界。
但是,这东东,这标题,怎么看都和本书历史,和女性的主题八竿子打不着,貌似都超出是否“违和”的问题了,明显有乱搭的嫌疑。
更尴尬的是,由于本章标题“出格”的有点远,用以前的“友情提示”手法貌似不管用了,不可能简单地磨叽几句,就能让各位豁然开朗,回到老衲的思路上来。
没办法了,只能通过内容和叙事的逐渐深入,让各位慢慢感受老衲之所以采用这个标题的良苦用心。
既然不用“提示”也不用“前奏”了,那就直截了当地请出本章的女一号吧
——刘娥女士。
其实本书写到现在,很多女性历史人物已经没有太多“炒点”了,正像那句名言说的好:
“历史不能改写,只能不断重演”
很多角色地位相同或相似的女性人物,剧情和桥段大概率会重复重复再重复,硬着头皮在那“翻拍”,不但乏善可陈,还有硬凑篇幅凑字数的嫌疑,这种套路老衲还是很不屑的。
本章的女一号刘娥其实就面临着这种小尴尬,要不是有相当“出彩”的地方,估计都被老衲过滤出去了,这个“彩点”就和本章那个“呆萌”标题有密切关系,各位只要耐心读下去,就会参透老衲基本不放空炮的一贯作风。
老规矩,先从出身说起,毕竟除了盘古和女娲那二位,每个人物都得有出身是不。
刘娥应该属于童年不幸严重缺爱,很容易获得同情的那个特殊群体,出生不久就父母双亡,寄养在母亲娘家,十几岁就进入“娱乐圈”,按照当时常规说法叫“艺伎”。而且基本可以判断,入圈大概率也是生活所迫,因为以后来她的处事能力和聪慧程度来判断,如果家庭条件尚可,混个985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闲话少说,这个出身和职业,眼熟不?重复不?
只要持续关注过本书的看官马上会有第一反应,这不就是卫子夫嘛!估计还会有人回忆起在那一章老衲磨叽半天的“气场学”。不止出身同病相怜,估计这位刘娥的独特“气场”也和那位卫皇后有得一拼,从能把宋真宗整得五迷三倒的角度来看,基本也是“一眼终身”级别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宋真宗和刘娥两个人是“看对眼儿了”。
至于这个“气场学”老衲就不再拷贝一遍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往前翻一翻(详见第12章:躺着也中枪),看书嘛,有时候真得翻来覆去的看,不能随便“断片儿”。
下面该什么了?还是逃脱不掉老套路,该请出搭戏的“男神”出场了,这套路也不是第一次用,有的章节“男一号”的配戏还挺出彩呢!
刘娥女士的命中男神名叫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按照剧情连贯性来看,这宋太宗也是“老熟人”,就是上一章靠送盒饭捧红杨业、潘美等一众正反派明星的那位,看看,本书要是能连着看还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两人初次见面时赵恒的身份是韩王,牵线搭桥的是赵恒手下的一个指挥使张耆,这个什么指挥使有啥过人才能老衲没有去仔细考证,但是就凭能准确判断领导喜好,精准奉上“小蜜”这一点,肯定就前途无量,只是和本书无关,不想浪费笔墨而已。
要说这古往今来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男女之间“卿卿我我”的那点事儿,甚至连文学界都单独辟出一块领地,还美其名曰“言情”,爆款作品还层出不穷,档次稍微拉低一点的所谓“八卦界、狗仔界”,这个也是重要“产业支柱”。
不过也怪不得经常有人去八卦去狗血,有时候突然冒出来的那一对儿,确实按常理、按经验都无法让人正常理解和接受,真像那首老歌唱的那样:“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参见王志文、江珊单曲“糊涂的爱”)
刘娥的出身上文已经介绍,赵恒当时虽然只是韩王,但是基本已经确定是皇位接班人,两人的身份差距已经足以让人惊诧一番了,这还不够到位,还有一点更能证明这二位“真爱”的含金量,那就是这位刘娥是二婚。
她十几岁时就“嫁”了当地一位银匠,之所以打上双引号,也是因为上文提到她的不幸的童年,更准确说是被她姥姥家“半嫁半卖”,有点像童养媳。这还没完,在来到京城被指挥使张耆发现后,又从她丈夫手里把她弄了府里,这回不用猜啦,纯粹的“全卖”,一次性买断,因为这个刘娥,对张指挥使是有大用处的!
各种史料上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咱们现代人读着是不是有一种脊背发凉的赶脚,用老衲律师角度来看,这是标准的贩卖人口呀!而且有未成年嫌疑,是要重判的。
很多看官估计会说,那咋没有报官呢?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按照当时的大宋律,转让自己的妻子是“合法的”!有啥感想?
是不是想起一句话——“万恶的旧社会”
由于老衲是理工科出身,虽然“破圈”做起了律师,但是那点现炒的法律史功底还是拿不出手,为此特意查了宋代法律史资料,原文就不拷贝了,简言之就是“老婆可以自由买卖”......
我靠,还真是跌破三观。
愤慨一会儿就行了,咱还是言归正传。尽管被“拐卖”了好几次,最后毕竟遇到赵恒这个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而且赵恒也完美演绎了“不论过往......我的眼里只有你”这些只有言情剧才敢出现的台词儿,作为我们这些看惯物欲红尘、分分合合的现代人,着实应该给这二位“点个赞”。
接下来该是入宫以后的那些桥段了,不出意料,也是老生常谈,什么辅助朝政,断决大事.....之类的,各位在武则天或者吕雉的章节里也早已见怪不怪了。只是提醒各位注意一点,刘娥在史书上获得的评价有值得深思的一面——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由此可见,她在处理与丈夫宋真宗、与小皇帝宋仁宗、与满朝文武之间的关系这个方面,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理顺得比较到位,毕竟那些史学大咖也不是省油的灯,能获得如此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写了半天,都是重复剧情也就算了,毕竟后宫主政的那些霸道女总裁,路数都差不多,最主要的是也没看到能和那个“呆萌”标题贴边的呀,不是说好的读懂内容就能理解为啥用那个怪标题的吗?
咱们先从“猫”唠起。
说实话,本章刘娥这个名字,大多数看官一开始应该是没啥赶脚的,可能还有一部分看官会发问:这谁呀?窦娥倒是听说过,这位是混哪里的呀?
不过,只要一提“狸猫换太子”这个典故,那普及率就不用多废话了,故事情节也无需老衲多言,估计有的看官讲起来,比我的要精彩多了!
容老衲再煽情一下,70,80年代出生的看官们,一看到“狸猫换太子”这几个字,是不是耳边马上会想起一个经典旋律——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当然,开封府除了包青天,还有那位双目失明可怜兮兮的李辰妃,也就是宋仁宗他亲妈。
这都不重要,在这里老衲只想问个小问题,这段剧情里各位最烦的是哪一位?
那还用问吗。肯定是那个舞舞炫炫、狠毒泼辣的刘贵妃呀,当年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想掐死她.......
现在就告诉大家,这个剧中刘贵妃的原型,就是本章的女一号,刘娥。
作为戏剧手法,有部分夸张和演绎是正常现象,但也不能说完全杜撰,据可靠记载,后来继位的宋仁宗确实不是刘娥亲生,她和宋真宗在一起后,一直未能生育,年近四旬知道已经没有希望的时候,正好后宫一个李姓宫女生下一个男孩,就正式领养过来。
这个事情在刘娥在世的时候,确实没有告诉宋仁宗,可能是不想让他有后母的隔阂,但是收养这件事,宋真宗是知情的,换句话说根本就是当时两口子商量好的,这个李姓宫女在后宫也享受了很好的待遇,只是一直到死都没有享受贵妃封号。
本来后宫没有身份的宫女生下孩子,过继给正宫或者有封号的贵妃收养,不算什么稀奇事,不知道这位刘娥女士是得罪文人了,还是给戏班子的赏钱没给够......正常的收养居然给整出来一出“换太子”的桥段,拿个女婴来换还算勉强说得过去,非得整出一只扒了皮的狸猫,而且可能觉得还不够劲儿,把铁面无私的老包都请来“客串”。
这个嘛!说实话,确实有点过火了。
别说当时的刘皇后想弄死一个宫女,根本用不着这下三滥的手段,就是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这种手法也着实让人不屑,记得前阵子有个虐猫的视频在网上挺火,全网几乎骂声一片,难道这个剧本的创作者也想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吗?看来这个写手对刘娥也是恨之入骨,文人和笔杆子还真不能轻易得罪呀!
不过,各位看官不知注意了没有,咱们不用在这理性分析这个事件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其实一开始,创作者就留下个明显的“破绽”,估计就是想告诉我们,无非就是民间写手混口饭吃,别太当真啊!
到底啥“破绽”呀,有那么明显吗?
养过猫的都知道,区分猫猫的品种,毛色和花纹是很重要的依据,狸猫,又称狸花猫,主要因为毛色有深浅不一的“虎纹”才正式得名。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几只扒了皮的“猫尸”摆在那里,你是咋分辨出哪只是狸猫,哪只是波斯猫的.....
透视眼看透内脏的特异功能老衲倒是听说过,不过能从内部血肉一眼看出皮毛的......恕我孤陋寡闻了。
真不容易呀,满头大汗地可算和标题中的“猫”贴上边了,但是老衲敢肯定各位还是不满意的,因为那个“招财”二字还没有个满意的说法呢!难不成这个刘皇后曾经开过烧烤饭店,或者小贷公司之类的?
各位想多了,刘娥虽然出身卑贱,咋说后来也是正牌大宋皇后,是那些开饭店或者放高利贷的小老板娘能比的吗?
据记载刘娥入宫之前在圈中已经颇有名气,拿手绝活是善于播鼗,至于这个“鼗”,基本已经无从考证是个什么东东,只是记载类似拨浪鼓的打击乐器,肯定是当时非常火的一种演奏形式。为了能让各位更好理解,用老衲接地气的一贯作风,建议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网络上现在很火的
——“越南鼓”。
闲话少说,咱接着唠“招财”这档子事儿!
现代人一提“钱”,一提“金融”,就会不自觉地想起什么“华尔街”,什么“纳斯达克,美联储”之类的,甚至有的自己兜里“老头币”都没有几张,还整天关心什么世界金融危机呢,可能是觉得这个话题挺“潮”的缘故吧。
如果老衲告诉各位,上面那些都算是晚辈,都是不屑子孙,各位是否感到惊诧,特别是某些喝过几天洋墨水的,有没有想和老衲掰扯撕逼一下的冲动。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款“纸币”,也就是各位现代人通常理解的“钱”,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的名号是——“交子”。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必须实话实说,上面从宋仁宗开始的这一小段是完全拷贝的现行历史教材,算是以示正规吧,下面咱们开始唠自己的。
先注意一下这个“宋仁宗天圣元年”,这位刘皇后当年领养的儿子刚继承皇位,由于年纪尚小,完全由刘太后“临朝听政”。
那么重点来了,可以肯定的是,上文提到的纸币正牌“老祖宗”,真正的发行者和管理者正是本章的女一号,刘娥。
整个两宋时期,如果只论GDP,那绝对是无敌一般的存在,如果当时就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说法”,那么,“大宋中央银行(也可叫宋联储)”,绝对可以算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当年通过大宋政府首次发行的纸币,其信用度和威慑力,我想绝对不会次于现在的所谓“美元”或者“欧元”。不知某些留过几天洋的“海归”,有没有和老衲掰扯一顿的勇气。
事实也证明,当时同时存在的辽、西夏、大理等国,以至于后来的大元帝国,都对这个宋朝的经济建设成就相当认可,元朝时期也按照宋朝当年的模式发行了纸币,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由一个叫马可波罗的“街溜子”记到了小本本里,给带回了欧洲,当时的欧洲,怎么说呢,那是要多“屯”有多“屯”,一个街溜子抄的半拉嗑几的小笔记,竟然当成了宝贝,咋看咋稀罕!
正是通过这个跑东方溜达一圈的马可波罗记载的元朝纸币流通环节,才正式催生了欧洲大陆第一款发行纸币的“瑞典银行”,不过,那已经是六百年后的事了。
不过有一点还是得承认,人家欧美人不忘本,大英博物馆、罗斯柴维尔家族、卢浮宫博物馆等等均保存了世界上第一版正式发行的纸币的有关记载和资料,这点着实值得敬佩,比起读了几天洋字母,看见汉字都敢假装不认识的某些位,那是强的太多了。
现在不知道各位找到点赶脚没有,这位刘娥皇后,竟然有如此划时代,如此影响整个世界的大手笔,论影响力应该不次于后来那位满世界舞舞炫炫的英女王。用“招财猫”来比喻貌似都不那么尊敬,不过,这个题目确实透着那么一股“喜性”,就奔这个好彩头,暂且就委屈这位刘太后一下,陪咱们“呆萌”一下吧!
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
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
Oh!礼多人不怪........
(摘自刘德华单曲——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