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第一次记下这句话,还是通过热播电视剧《猎毒人》中女主和女配的谈话。
后来,通过网络搜索,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一句话的前后文,此话出自佛学著作《妙色王求法偈》一文,具体摘记如下: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想来,这又何尝不是“心动则旗动,心不动则旗不动”的“唯心主义”思想呢。用人的主观意识来塑造一切,亦平复一切。不过,此话虽“唯心”,但并不违心,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心灵瑜伽,以此来宣泄生活的琐碎,抨击情感的枷锁,逃离自我的束缚。
七情六欲,爱恨贪嗔痴……我们总被大大小小的诉求和欲望包围着,不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吸收,都不得不承认心中念想。心中有所爱,我们将会因此充满期待,努力前行;爱而不得,必然滋生憾意怨念,小憾可以一汤一饭化之;大怨则以一业一心毁之。说来,爱本无事,但融进心里,便关乎生灵。
暂且抛开佛家的空灵和悟道修炼,从本质看来,这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众人从自我出发,多方位多角度的自省,调整心理、端正态度、忖度再三……将自身作为解决各类问题的切入点,心平气和化解世界难事。
也许,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或深或浅,或隐于行,或藏于心。说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这一遭,应该是用一种禅意来抚平因击打生命而泛起的涟漪吧。
那么,什么是禅?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除去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而我们能做的,亦是适当的自我管控、自我省察、自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