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走了。
于凌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父亲和大伯、叔叔辛苦照看了几个月,尽到了最后的孝心。父亲兄弟中排行老二,是最喜欢操心的儿子,这也是我第一次见父亲落泪。
我和奶奶的感情并不算深。小学的时候,因为学校离爷爷奶奶家近,午饭都去奶奶家吃,那时候我的堂妹因为查超生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所以她和我一个小学,每天一起放学去到奶奶家,按说每天和奶奶接触,感情应该会很深,但那时候奶奶可能觉得我小,经常在我面前说母亲的坏话,这我哪能忍啊,所以顺理成章就不喜欢奶奶了。但话说回来,奶奶对我还是很好的,直到现在我也心存感激。
相比较爷爷奶奶,我对姥姥姥爷的感情更深,但我却没有写过关于他们的文章,不是我懒,可能是觉得感情深到一定程度不需要非要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出来,二老已经走了很多年,但我时常还是会想起他们,怀念他们。
为什么要专门为奶奶写一篇文章呢? 对于奶奶的记忆其实并没有多少,从我上中学后,虽然也离的爷爷奶奶家近,但父亲说他们二老年龄也大了,不能再那么劳累的做饭所以中午我都是回家,去爷爷奶奶家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许多。 上了高中,学校离的家很近,学业也忙,去奶奶家的时间成了每年初一,每次见面好像都多了一份陌生感,但毕竟是一家人,血缘关系还在,几分关怀和问候彼此又热络了起来。
奶奶不太喜欢和别人接触,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爷爷呢年龄大了后喜欢打牌,所以很多时候奶奶都是在家看电视,那时候热播的电视剧是〈炊事班的故事〉,奶奶可以守着电视一动不动,看完电视剧, 非常6➕1也是她的最爱,晚上新闻联播过后奶奶就会早早躺下,那个年代的老人其实是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的。 这就是奶奶的一天,简单而又平凡,平凡中也带有自己的一丝乐趣。
决定以一篇文章来纪念我的奶奶,也是很临时的想法,从我懂事起,我先后经历了姥爷姥姥的离世,亲眼看着姥爷留下对世间留恋的泪后咽气,那是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概念,上一秒还在挣扎的人,下一秒就成了毫无生气的躯体,当时我是没有流泪的,想哭却哭不出来,直到过了很长时间后,某一天的下午,在路上看见卖西瓜的,想起来姥爷生前夏天啃西瓜的模样,我的泪抑制不住的流了出来。
凌晨三点半赶到奶奶家时, 奶奶已经安详的躺在了床上,如果不是父亲打电话的通知,我更愿意相信是奶奶在安静的睡着了,全家人挤满了小屋商讨着各种后续事宜,听父亲说,奶奶是安静的走的,没有什么痛苦,其实这算是好事,从确诊以来,医生就告知最多只剩半年的时间,父亲不想让我和母亲知道,放在心里没有说。 奶奶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不适合再多跑动,父亲拿着片子东奔西跑的询问,只为获得更多的心理安慰。 当母亲知道这个事后, 也在劝父亲要做好心理准备,但父亲是比较执拗的人,认为母亲在说丧气话, 当奶奶真的走了的时候,父亲也如一个孩子般难掩悲伤之情,父亲不是没有做好准备,只是比他人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看着奶奶的遗体,我比父亲更容易接受了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 我想去抚摸奶奶的手却不敢,我知道那只是一具空壳,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也可能是因为实在不喜欢看到奶奶身上的寿衣,让空气中多了一些腐朽的气味。
奈何桥一走,人世间不留。
活着的人承载的更多的是逝去人未完成的希望,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繁衍不止。
亲爱的奶奶,您一路走好,这人间清晨,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