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我是不甘现状的;但是稍微了解我的人他们会说我并不是不安现状,而是讨厌一成不变,讨厌近乎于枯燥的稳定;与我交往最多的那些人会说前面的都是在放屁,我只是不满现状,倘若让我过上整日吃香喝辣的大资产阶级奢靡生活,我会巴不得这样一直到死。他们谁对我更了解呢?从事实上讲,这三种说法都不太客观,因为这都是在聊天时我对他们曾说过的我关于未来的想法。对点头之交,形象要树立的伟光正一些,这样人会更有面子;对亲近的人反而不必这样,这样会让自己太见外,因为在大家的共识里一个有缺陷的人才算的上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就这样像一个吝啬鬼清点财物一样经营着自己的形象,与《人间失格》里的男主角叶藏有几分相似。
作为曾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应秉承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是这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陷入了困境,对我而言这三种思想哪一种才是最真实的呢?这一点我说不清,因为我每种想法都动过心思,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如同“薛定谔的猫”一样,我的思想处于这种模棱两可的叠加态,直到开始行动我的真实思想才会明了。完成了这么一系列思考,这时我需要用唯物主义思想给出一个结论了,那就是我个人思想处在量子力学概念中的叠加态。这个结论看似完美,但是又会陷入虚无主义当中,毕竟好比有人问我“黄老板,你觉得这个学妹会不会跟我出去呀?”这时我回答:”她的思想处在一种叠加态中,准确地说她既想跟你出去,又不想陪你,到底她会不会跟你出去玩你问一下就好了。”倘若我真的这么说了,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朋友了。我明白了,大众这么推崇的唯物主义思想也不是这么全能,有些时候还是要放弃这种思想,既违心又唯心的奉承两句。
唯物主义的短板最大的还是体现在跟家长的交流中,他们会认为我既不是“不安现状”又不是“贪图享乐”,我父母一致认为我只是单纯的叛逆,不想听他们的话。他们的这种结论坚定异常,不以我的意志而转移,不论我说多少次好话,表多大的忠心他们始终坚持这种想法。我母亲会对我说:你长大了有能耐了不听话了是吧。伴随着她严肃的神情和愤怒的口吻,这段类似楼下张二傻子用的手帕一样翻来覆去说的话早就没有昔日的杀伤力了。理性告诉我,她这段话没有任何事实作为依据,只是单纯的宣泄情绪,这么唯心的结论十有八九都是错误的。我父亲的话就更有水平一些,他会说:”小黄啊,你看你升初中的时候,我们让你去XX中学,当时你挺不乐意,结果呢,你学习挺好考上了一中。填志愿时呢,你说你要去哈尔滨,我说去石家庄,结果现在过得也挺好,所以你还是要听我的。”我父亲这话看似很有道理,但是稍微想想就会明白我过的好这是自己的功劳,跟他的决定又有多大关系呢?说不定黄老板我小学毕业直接去捡垃圾也能捡出个“破烂大王”登上燕赵都市报头条不是。
这里我要坦白,我绝不是将理性思考应用到生活中每个角落里的人,尽管我极力的 抨击家长这种对人不对事的“不理性”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到我阿谀奉承别人,也体现为我欺骗自己。我父亲用虚拟语气给我创造出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没有听他的话,过的穷困潦倒、百事不顺,他想用这种假设恐吓我,让我听他的话。在我自己的虚拟语气中,我只要再不要脸的凑过去一次就能让女生喜欢我,只要接着发誓努力学习就一定能会做到、今天这么多倒霉的事但只要我一觉醒来事情就一定会有所改观。可唯物主义告诉我,女生不喜欢你只是你丑、无聊、气质差;学习不好是你根本就不努力;今天这么多倒霉的事明天大概率继续倒霉。尼采曾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他说的没错,尽管我用了几百个字叙述父母思想的不理性,我最终也站到了唯物主义的对立面并且死不悔改。这里我要坦白我虚伪的行径。
或许人的思想的复杂就如同那只关在盒子里猫一样始终处于一种“叠加态”,你不能用理性去参透它,你只知道每个人思想复杂且不可理喻。所以我父母也许并不是不了解唯物主义,但是他们就是想让我听他们的话一直在他们身边;那个询问我“姑娘会不会和他约会”的人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他就是想让旁人给他一点自信。这看似非常的唯心,但是事实也的确如此,或许人永远也达不到真正的理性。我也不是不明白女孩不喜欢我的原因、我学习不好的原因,但是我就是相信生活会更好。所有的事实或许都指向了相反的结论,但是我就是不愿意放弃“乐观生活”这一信条,这信条就像楼下张二傻子的21号染色体始终是三条一样,不会因为我之前受的小挫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我之后可能会受更大的挫折而被抛弃。这么看来我也不完全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还好我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