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心,用心恰恰无心。”,有时候用心时要无心而论,结果会更好,教育的本真也是顺应孩子的差异,于恰恰处看似无心所为的激发其自主向上的学习力。
今晨读到一则故事,有一位幼师毕业的女孩,工作几年后,利用自家的屋院创办一所小小的幼儿园,即是园长也是老师,每天教孩子读读写写画画,可是在教孩子学这学那时,总是有孩子一会举手上厕所,一会要干什么的,不能怪怪的守纪律,一次老师母亲病重离开40多天,让其婆婆帮忙照看,40天后立马赶回来,却发现教室里,孩子们学习兴头十足,问婆婆,婆婆弱弱的说:“我不识字,没发教他们,只是让他们中先自学会的当小老师教其学的慢的孩子,相互教,相互学,积极鼓励自学好的孩子,就这样他们学习兴头起来了,也就没人上课不听话了。”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恰恰是婆婆的无心所为,让孩子们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孩子自主学习,还符合幼儿时期的“玩乐”心理,孩子真正的有所成长。
看完这则故事,让我深思,如何寻找到各个成长时期符合孩子心智发展的教育方式,或许才是老师们无心顾及却急需的,而不是热心班级管理、考试分数、知识传授等虽用心而不得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