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是《清醒思考的艺术》。一周的阅读让我认识到了这本书的“理性魅力”,同时也体验了一把“阅读”到“内化”到“产出”的过程。
这本书由52个小“故事”组成,篇幅较短,往往点明“真相”后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多内化、咀嚼的空间。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能让我回忆起自己在一些相似的场景下作出的不理性决策,然后内省自己的思考方式有哪些局限的地方,该怎样突破。
更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正是由于本书的“蜻蜓点水”,我会在每天的阅读后与同伴互相分享阅读的内容(我的同伴光是听这些小故事就已经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啦~~),刚好也成为每日乒乓1小时的谈资╰( ̄▽ ̄)╭然后两个人的脑洞一开,往往能发散出更多的灵感想法,非常感谢这本书给我们的启发~~
然后就是周六晚上我们举行的第二次分享会啦。
每位小伙伴都进行了读书成果分享,虽说只有一周的时间,有几位爱读书的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整本,实在让我钦佩。
其中陈偲分享的“人们总是会过度自信于自己的能力”这一点让我回头去反思自己,在一些非常有把握的事情上是否存在客观上没有意识到的欠缺,是否应该在自我认知中调整一下自评与他评的权重。
朝晖讲到的讨喜偏误让我更多的联想到今年双十一我到底买了多少自己其实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双十一前的一系列“红包诱惑”其实就属于一种“尽量讨好”用户的行为,在打折+红包的引诱下,消费行为的理性度就会打折。
明明关于《经济学的思考方式》的分享中提到,人们会在毫无提前协商的情况下选择能使个体收益最大化的策略。明明以自己做例,他放弃看一场电影所能得到的快乐,而来参加我们的拆书会,是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衡量了自己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相信选择参与,会让自己有更多收获,这一点让作为组织者的我很感动,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每次面对选择的时候的犹豫其实可以避免,引入更多的理性衡量,预先设置前提,选择会更容易。
王菲和师兴阅读的是《设计心理学》,单听两位同学的分享就觉得这本书关注到的生活化设计细节十分有趣,也引发了我在一些日常用品的设计问题上的共鸣。尤其记忆深刻的是以下几句话——“用户出错的地方就是产品需要改进的地方”、“产品最理想的情况是:满足工程、创造的要求,满足形式美和人机互动的质量,让用户在使用时产生愉悦的感觉”、“与‘玩’和‘愉悦’相挂钩的设计必然会获得用户的喜爱”。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设计”二字的分量,即一种对用户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体察。师兴提到:看到概念,读英文原版书会带来更好的理解,这一点也是学习能力的体现,佩服加学习~~
玮祎学姐和奇峰分享了关于《策略思维》的感悟。其中玮祎学姐提到“领头羊效应”——即比赛中最领先的一队反而会最关注第二名的动向。我们会时刻关注比我们落后的人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们会关注到我们没有关注到的点。比如滴滴快滴的合并,58和赶集的合并,在资本寒冬之下他们纷纷选择了个人最差选择(最好选择是打倒对手),然而这样的选择就把其他竞品远远抛在后面。还有对“新用户首单优惠”的思考——当我们变成“老用户”之后,讨价还价的资本就降低了,“已经上钩的鱼,谁还会喂饵呢?”然而消费者也越来越清醒,他们会在“占完小便宜”以后全身而退,大浪淘沙后,往往剩下的是愿意给予用户“长期甜头”的企业。还有就是博弈方面,最佳状态就是永远要比别人想到的那一步多一步,为制胜增加砝码。
总结下来真的有不少收获,确实拓宽了眼界,也提醒我关注许多自己从未深刻思考的地方~感谢每位同学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