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艺术
现在的孩子,对花钱和消费的观念跟我们成年人不同。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选择多样性的时代,并不担心钱的来路和去处,往往会有一些错误的花钱意识和消费观念,如果我们成年人不及时引导教育,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生活。
昨天在正常的喝奶时间,我发现一个孩子的奶瓶里颜色发黄,和其他瓶子里雪白的颜色不同,我就关注着他,他喝了一半就把剩下的放到奶筐里了,我叫住他还没开口问,就有几个男生抢着跟我说,他的奶瓶里放了东西才这样的。我就了解了一下情况。
原来是这样。班里有个男生看到其他人吃vc泡腾片,就从家里带了一瓶,结果班里其他几个孩子就跟风,大大小小的我收了十瓶。这些泡腾片有从家里带的,有从校医室里记账买的,有拿零食和别人交换的……总之,形形色色什么都有。说真的,当我看到放在面前的一堆不知名的泡腾片,我非常的恼火。我放话要在中午课前会上好好的惩罚他们,我没有立刻惩罚他们就是想让我冷静一下。当过了一个上午,我发觉这应该不能是孩子们的责任,是我们成年人没有教给孩子们如何去购买、如何去花钱消费。想到这里,就没有惩罚他们的必要了。
我上网查找一些资料,结合自身的一些消费习惯,在带班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了如何去花钱的主题班会。
1.孩子在花钱买东西的过程中,成年人要教会孩子审慎决策,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培养基本的消费能力。
“买什么”——学习按需消费
有了钱,并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父母要帮助孩子逐步分辨: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浪费,知道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要省。就比如他们这次买的不知名泡腾片,13元一瓶,关键在于青少年长身体阶段,这些物品会促使身体内钙的流失和骨骼软化,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我就在班会上给孩子们讲,不利于我们身体发育的物品和零食,要坚决拒绝。
通过零用钱,你可以向孩子传递良好的生活理念,如商品是买不完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地取舍,在满足部分愿望的同时,就得节制其他的欲望;一个人的财富与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节俭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我们能够把更多的钱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向谁买”——学会比较与选择
小孩子往往拿到钱就往商店跑,找到商品就是它了。大一些的孩子,也许稍稍懂点质量优劣与价格贵贱,但大多也不能兼顾二者,要么一味追求品牌,要么盲目追求省钱。
确定要买的东西该向谁买、买哪种?父母不妨在带着孩子逛超市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架前货比三家,比较货品的质量与价格,学会综合权衡。
“怎么买”——学学讨价还价、找零核对
“讨价还价”其实是一个有趣的心理游戏,让孩子明白商家的出价与物品的实际价值之间是有空间的,学一点“生意经”,避免以后“吃大亏”;附带着,孩子的语言表达也得到了锻炼。带孩子一起买东西时,简单的运算可以让孩子去完成;让孩子替大人跑腿买东西时,要求他汇报价格与余额,这些都是训练孩子找零核对的实战机会。
2.学理财
孩子上小学以后,就可以利用零用钱进行相关的理财教育了。
A、给孩子开设一个银行帐户,让孩子熟悉金融机构办理手续的一般程序,知道帐户里的钱属自己所有。
B、学会计划开支,比如可以让孩子拟一个本周开支的清单计划,为自己的各项开支作一个大致的预算。
C、学会记帐与核算。用一个小帐本记录自己的开支项目,周末核算看是否有不理性的消费,收支是否平衡,各项开支与预算是否有出入,是预算不合理还是消费失度,及时总结以便调整下周计划。
D、针对大宗物品,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积攒与借贷的意义。比如,孩子想买一双轮滑鞋要100元。父母可以提议孩子通过劳动报酬与表现奖励争取额外的收入,同时每周积攒5元,攒足3个月,凑满60元,再向父母借贷40元,2月还清,付息2元。在这些半真半假的金融活动中,孩子可以真切地领会到储蓄与借贷的意义与价值。
3.学习爱
总是在算计着金钱,难免会功利,要让孩子知道钱的意义不只是钱。
比如,捐赠活动中父母掏钱孩子捐赠,除了达到募捐的目的,孩子并没有受到爱心教育。最好是让孩子掏自己的钱,孩子就会面临得与失的权衡与选择,这时无论捐多捐少都是爱心的洗礼。节日或生日时,让孩子用零用钱为家人买一些小礼物,用钱来传递爱与表达爱。这样,孩子才能懂得钱除了可以满足人的欲望,还有更多更高的价值与意义。
挣钱不容易,花钱要艺术。孩子只知花钱易,不知挣钱难。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的消费观,需要我们成年人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