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重述原文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觉得老师说的,自己都理解了,但是过了几天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看到一本喜欢的书,发现一些喜欢的句子,感到印象深刻,但是过了几天想要引用这个句子的时候,却发现想不起内容。
所以说人不能太高估自己的记性,不少人就连前一天中午吃了什么都会忘记,又怎么能希望自己记住所有的事情呢?
笔记大师奥野宣之在另一本书《旅行手账完全指南》里也说道:记忆这东西完全靠不住,而恰好,手账是一种完好的保留。
大师用手账来保留记忆,看书时候记录的手账,就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建议: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当记录下来思考的过程,反过来又刺激你思考得更深入。因为书写,是思考落地的过程。看到自己的思考记录,大脑又能够接受刺激,产生新的思考。
读书笔记能够让灵感保鲜。我们在看书时,有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些灵感来。
灵感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在灵感来临时,没有把它记录下来。这些灵感可能就此消失了。但是如果在当时就能记下,以后再翻看当时的笔记,就能把灵感一直保存下来。记下来的是吸收消化后,属于自己的知识。
读书笔记能够成为素材储备。只要坚持做读书笔记,能够为你日后的写作提供很多帮助。当想要写作,或者是整理计划书的时候,可以翻开过往记下的一些笔记和书籍,能够获得数量可观的素材。
读书笔记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怎样才能坚持记读书笔记呢?
1、养成习惯
杰克·霍吉在《习惯的力量》里提到: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试想突然改变早起时间,突然不刷牙,你会不会感觉浑身难受?
同样的,想要坚持做读书笔记,最好把它作为一个习惯。
可以通过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方式,来帮助养成习惯。比如在你的大书桌上,每晚8点左右。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只要时间一到,一坐到书桌前,你就自然而然地开始看书,记读书笔记了。
2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
只有真正意识到读书笔记的作用,你才能愿意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记读书笔记的好处有很多。
节约你的时间,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就不用再重新翻书了,只要翻翻读书笔记就能找到。
记录了你思考的过程。按照主题阅读做出的读书笔记,再汇总,对于专题写作很有帮助。偶尔翻一翻之前做过的读书笔记,总会有新的灵感冒出来。这个时候,把这些新的灵感,标上日期,写在当时的笔记后面,能够显著地看到自己成长了。
有人说,看过的书,塑造了现在的你。但写过的读书笔记,才是证明你看过那本书的记录。只有实际体会到读书笔记的好处,你才能爱上读书笔记。
这样的读书方式,看上去很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是你对书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深入理解的读书才更有效率。
3、创造别具一格的记录方式
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适合你自己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在你自己使用,坚持记录的过程中,你需要经常反思,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没有办法改善。
你需要了解自己。什么样的笔记本你习惯用,什么样的方法你适合用,什么样的工具比如钢笔或者铅笔你喜欢用,这些对找到自己的方法都很有帮助。
手账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分类,叫做读书笔记手账,就是用自己喜欢的笔记本和笔,记录有自己风格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的。自己怎样更能接受,就怎样写。用做手账的热情来对待读书笔记。贴纸,胶带也可以用来增加读书笔记的趣味性。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画成简笔画。更能记录读书时的心情。不喜欢做纸质读书笔记的人,比如我,电子书阅读的时候,我喜欢用Word文档,思维导图和印象笔记一起结合做笔记。纸质书阅读的时候,还是喜欢先在书上做标记,在汇总扫描到电脑上面。
总之,越有你自己风格的读书笔记,你就越容易接受,也就越容易养成习惯。因为专属风格的读书笔记方法,是你所喜欢的,能够带给你动力。而你为了找到适合的读书笔记方法,做的所有准备,都会让你更愿意继续坚持这件事情。
A1-联系经验
我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常常苦于素材不够。写作的时候,搜肠刮肚地想素材,头发都要被自己揪掉了,还是只能想到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有人建议我,要不断地搜集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于是每天拿着鼠标,去各大门户网站和平台,搜索相关素材。看到什么好的文章,就收藏起来,放到自己的印象笔记里。
素材库确实扩大得很快,但我发现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搜集素材的时候,要做笔记和分类。
没有笔记和分类的海量素材,和没有没什么两样。
数量太多,想要的素材找不到;偶尔打开一篇,看到标题,想不起是什么素材,于是只能再看一遍。
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白费,我只能专门抽了一个时间,对已经搜集的素材,做了一个重新分类。
耗时耗力,快丧失动力。
到这个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要是我能在搜集素材的时候,就做好笔记和分类标签就好了。
A2-规划运用
通过反思,我在后续收集素材的时候采取了这样几个方法:
1. 事先分好素材的大类,可以按照写作的类型分类,育儿,情感,婚姻,或者是生活认知。
2 然后在收集素材的时候把素材放进对应的大类里,同时打上标签,标签越多越好,方便后续检索。
3 对素材进行一个重命名,在最前面加上日期,比如【181205】。
4 每周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对日期在前一周的素材,做一个更细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也尽可能地加上新的标签。
5 在再次整理素材的时候,可以思考,这个素材能用来论述什么观点。每次有新的想法的时候,就做成笔记,放在这个素材的最前面,方便下次翻阅。
6 每次搜索素材的时候,如果使用了新的关键词检索,也加到原来的素材标签里。
7 思维导图和印象笔记联动起来。思维导图对于归纳一些素材的要点,很有帮助。如果喜欢DIY,还可以使X-Mind思维导图工具,有各种可爱的贴纸,能够让人爱上思维导图。自从用了这个,我就抛弃了百度脑图。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在后续查找素材更加方便,使用素材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