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学琴的理由之一,是我们希望给她灌输一点艺术细胞,因为家里人从爷爷辈算起都是搞理工的,有缺失,所以才想在女儿那里有所弥补。但怎么也没想到,她还有一些艺术天赋!
一次意外,我们发现了月月的绝对音准能力。
小学三年级的一次音乐课后,声乐老师带着一点小激动告诉我们:月月是有绝对音准的!
要不是声乐老师给我们“科普”,我们还真不知道什么叫绝对音准。简而言之,就是听到琴声脑子里能立即反应出音符,反之亦然。就像我们阅读中文一样。而我们大人去读乐谱,感觉就像读外文,总需要在脑子里翻译一下,这就慢了。人群中有这种能力的人非常少。
要不是这次上课忘带乐谱,或许老师也不会发现。当老师让小朋友一个个出来练习视唱的时候,没乐谱怎么办?老师坐在钢琴前,头也不回,“下一首,月月”。然后钢琴响起来,月月跟着琴声唱。但简谱上标的是1=So,这是首调唱法!月月一张嘴就唱So,这下露馅了!
老师停下来转头对月月大声说:“你,固定调的么?”但顿了顿,又弹了几个音,月月不假思索直接唱了出来,老师心中大概有数了。
少年宫小组活动,十几个孩子去了,年龄从幼儿园到初中,当时月月上三年级,在其中算是小的。初中的小哥哥弹钢琴,其他孩子听写音符,单音、双音、和弦几十个音下来,月月全部正确。
月月这种“开挂”的事,自打经过老师“认证”之后,就时不时冒出来。
有一次,声乐老师拿出5个降号的乐谱,让大家练习。月月看了几遍就说会了,老师把她拎出来考,果然流利地唱了下来。
合唱团排练,如果没有钢琴,老师要让月月出来给大家先唱一个标准A……
最让我们“自豪”的事,是用了半个月准备就拿到了英皇五级音基证书。那是四年级寒假的事,音基证书是报考英皇小提琴的前提要求。为什么是半个月?这得怪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安排好。不就是音乐基础吗?我陪月月上过央院音基培训课,那点东西,太简单了!月月一年级的时候就顺利通过了,几乎满分。可是这次是英皇!考前半个月,4天的冲刺班开课了,看到发下来的材料我们就傻了,五本教材,一大厚本练习册,难度和央院的相比,打个比方,就是小学低年级和中学知识之间的落差,虽说知识量没有这么大,只有一个学科。考试前一周学校开学了,白天还得上课!培训班老师说了,“我们这个班是给上过一学期长期班的学员准备冲刺的……”
事已至此,没有别的办法,不能给孩子开出一个轻易放弃的先例,我们叮嘱孩子上课做好笔记,我们通过看笔记自学,争取也可以辅导她。月月还小,理解力还不够,但是还是很听话地把她能记录的都写了下来。培训班老师也很负责,还给我们在电话里反复讲解。练习题、模拟卷没时间都做完,我们就给挑重点。下午学校的课也不上了,反正小学下午也没有主课,赶快回家备考!数拍子,做移调,学和弦,练作曲……,高强度准备了两周,最后居然通过了,而且分数不算低,差几分优秀。
消息传到声乐老师那里,老师直夸月月的耳朵天生的好,很有音乐天分,所以才能学得这么快。
我们还是有点自知之明,月月的绝对音准不太可能是遗传来的,家里没这样的人。
闲暇时仔细研究了有关绝对音准的文章,找到了一些线索。
一、绝对音准通常需要6岁以前做训练才可能获得
月月5岁开始学琴,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对音准要求很严格,估计这形成了有效的训练。
刚学琴的时候,我们用定音笛给小提琴校音。北京的空气很干燥,每天把琴从琴盒里拿出来,四根弦都跑调了。大人听不出来,就让月月听,然后告诉我们往高还是往低调。虽然现在看来这种方法不够精准,但是养成了孩子依靠自己耳朵的习惯。
准备考级了,老师要求很严格,每次上课指出月月很多错误,我们很紧张。父母听不出音准,怎么办?找了个课外老师,现在想来,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帮我们查音准,每查出一个,在乐谱上画个圈圈。几周之后,乐谱上画了很多圈圈,而且很多是重复的圈圈!这让我们很崩溃!怎么总是原地踏步呢?哎,想想也是,平时练习的时候有错也不知道,估计错误已经成了习惯了。
一定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及时纠正错误!花不起钱每天请人陪练,我就想到了用电脑,用软件分析录音,及时找出错误。
刚开始并没有趁手的工具,要核对音准非常麻烦。通常是孩子已经拉完琴了,我才分析出来刚才哪个地方拉错了。
这样也比一周矫正一次好!我一边坚持用软件查错,一边动手改进软件。我在一款国外打谱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录音识别插件,在乐谱的每个音上面标出音准的偏差。这是一个“原始”的工具,因为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但我的努力还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发现,月月把用软件校音练琴当成了游戏,每天从被逼着练琴,到主动找我练琴。因为我告诉她,音符上的数字都小于20就有奖励!而她的好奇心、好胜心让她试图把每一个音符上的数字都变成0!无数遍反复练习之后,有一回真的一串音符的偏差都接近了0!她兴奋得把妈妈姥姥都叫来看,还让我拍照纪念。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这是从敷衍到自觉,从马虎到认真的转变。
月月顺利通过了一级,后来直接过三级,再到四级,只用了一年半,往后的考级也是一样的快……而很多她的同学卡在了四级。因为四级以上,央院的老师对音准要求严格了。
二、要多练习视唱
从一开始学琴,老师就强调视唱、识谱的重要,还安排我们去上音基课程,其中包含了不少视唱练习。两年后拿到央院音基中级证书。后来月月提出要学唱歌,我们又给她报了声乐班。声乐老师对视唱要求也很严格,每堂课的开始都做视唱练习。这样算来,从学琴开始4~5年,视唱练习就没有间断过。虽然我们学习音乐的目标只是培养业余爱好,每周练习时间很少,但坚持不懈还是发挥了作用。
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结合起来,绝对音准能力的获得就不奇怪了。而绝对音准进一步又赋予了月月很高的音乐领悟力。
九岁那年,月月拿了金色北京小提琴赛的银奖。
小学四年级暑假,月月考过了英皇七级。五年级又考过了央院九级。
打好了基础,考级就像关公过关斩将一样没有悬念。
幸好我们没按要求一年考一级,到了初中学业加重,拉琴的时间变得很少了,再想考级就会抢占学习时间。但月月继续享受着小时候刻苦训练得来的“福利”:
她成了校园管弦乐团的首席,合唱团的领唱。
音乐学习带给她丰富的经历,有获奖,有失败,有拼搏,有冲刺……相信这会影响她的一生。她的作文中,以音乐学习生活为素材的已经不下二十篇了。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高雅的音乐融入了她的生活,提升了她的修养和品味。这才是我们让孩子学音乐的初衷。她现在非常喜欢去听古典乐的音乐会,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同学的妈妈请几个孩子听歌剧茶花女,月月听得神采飞扬,而其他孩子都快睡着了……
这样的音准训练方法,我们也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可惜很少有家长会身体力行,毕竟拿笔记本电脑操作软件陪孩子练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一个孩子试了一段时间,那是因为他音准差,没有通过四级,家长真的很着急,不甘心放弃。让我去给他们安装了软件,还手把手交了半天时间。半年之后,他终于也能拉准了,顺利通过四级。
音准问题就是小提琴琴童家长共同的苦恼!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辅导孩子的能力,一周一次回课,期间6天的练习都可能有偏差甚至错误。如果说正确的练习一百次就能够掌握,那么期间夹杂着错误呢?如果错得多,可能永远也掌握不好。这就是为什么家长懂音乐的可以把孩子练出来;家长特别较劲,拿钢琴电子琴校对每一个音的,也能练出来。这也解释了小提琴的淘汰率为什么那么高——少年宫的老师一开始就对我们说,要做好心理准备,从现在学琴算起,几年之后淘汰率在70%以上——解决不了音准,只好放弃。
如果学琴的头几年,音准问题没有解决,琴童和家长会面对怎样的窘境!一方面,4~5级考不过去就前功尽弃了,另一方面,学琴几年都拉不出像样的调,对自信心是怎样的打击!再说了,音准是音乐知识的基础,如果没掌握,就像小学语文没学好,对今后的学习都构成阻碍!
我现在把软件做成了iPad应用,使用方便了,希望更多家长能够用起来。大家可以从苹果商店AppStore查找“乐精灵”,或者访问“礼乐行知”的网站,了解这款应用。
总之,我们这些普通的小提琴琴童家长,要想让孩子尽快入门,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自己就要准备好付出很多,尽快帮助孩子解决音准问题,否则很可能几年的努力都打水漂。趁孩子还小建立起绝对音感,将来的音乐学习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