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总闹胃病,便预约了某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号并前往就诊。与其他科室一样的流程:取号、报道、等待叫号。不一样的是,消化内科的人真的很多。
等了约一个小时,终于轮到我就诊了。在就诊期间,有不下十名患者及其家属或拿着药、或拿着报告单,敲门后便直接闯了进来。医生“稍等”二字话音未落,紧接着就跟了句“请您先出去”。这画面倒颇有意思。
大部分患者在医生的提醒后便直接离开,离开同时将屋门带闭。另一小部分患者,仍会喋喋不休,但最终换来的也还是医生的一句“您先出去”。
原本五分钟即可结束的门诊就诊(只是简单询问情况和开检查单),硬生生花了十余分钟。
在我的检查报告单出来后,我先去询问了分诊台,什么时候能在不耽误他人就诊的前提下进去找医生看看我的报告单。护士回答大意如下:在按号排序的就诊人的叫号间隙时,医生会为两位患者检查报告单、解答药品问题。
这也很有意思,因为现场没有任何相关文字说明该规则,在场也鲜有人知道这个规定。
医患关系或许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其一,是实质上的、最本质的、实施医疗与接受医疗的医患关系。事实上,医患关系紧张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了医疗事故。这是目前普遍争论较多、实践中也极为突出的问题,三言两语并无法说清,也并非本文重点。之后若有机会,可以详细探讨。
其二,则是形式上的、医疗秩序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医患关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无论是管理者或是被管理者,都一定渴望追求“效率”价值。
在这里,我们可以排除需要打破秩序的紧急情况,因为绝大多数医院已经为紧急情况开辟了特殊通道,同时,一般性的结论也不能由特殊性产生。
在就诊时共出现了四类人:门诊医生、分诊台(护士)、按号就诊的病患、有药品问题等其他问题的病患。
1.门诊医生:
让门诊医生肩负起维持秩序的责任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毕竟处理患者病情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在形式的维持上,态度良好的几句提醒足矣。
2.按号就诊的病患:
按号就诊的病患更是无以苛责。在按号就诊的情景中,他们是遵守医疗秩序的一类患者。同时,患者的身份注定其只有遵守秩序的义务,而无维持秩序的责任。
相较于上述两类,以下两类则更有探讨的必要。
3.分诊台(护士):
暂且不论医院内部的分工,至少在前来就诊的患者眼中,分诊台应该是解决就诊时具体程序问题的首要部门。然而,分诊台前既未有对上述特殊程序的文字说明,也未主动对有其他问题的病患作出程序上的告知。换言之,分诊台(的护士)放任了就诊时医疗秩序的混乱。对个别个体而言,无序状态可能会促进其效率提升。但总体而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序状态必定导致效率的降低。而“效率”价值又为患者所追求。因此,这种放任实际上也是矛盾冲突产生的导火索之一。
4.有其他问题的病患(这里我们不讨论明知规定而故意违反的人,是非立判):
有其他问题的病患是否负有主动询问、了解特殊程序的义务呢?我认为,如果认为这类群体负有此义务,要求就过于严苛了。另外,在结束首次就诊后,医生们往往会说一句“拿药/取完报告单后,再上来找我”的类似表达。这确实会让病患产生“上来直接找医生即可”的误解。在这种误解之下作出的、违反其所不知的程序规定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
当然,道德伦理层面上,在敲门之后不等对方应答便推门而入,着实使“敲门”这一表达尊重与请求的行为变得毫无意义。
这么看来,分诊台(护士)确实应该履行主动告知就诊程序(包括特殊程序)的职责。但这仅是我所就诊的医院,也仅是此医院众多科室之一。上述分析,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如果您有其他观点或实例,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