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天、地、人。传统的中医理论,更是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那么,天是什么,地是什么,人又该怎样,很玄很深奥是吧?其实,大道至简,真理的东西永远都是最朴素的,最简单的。
天
“天有其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日出、日落,暑热、寒凉、一天12个时辰,一年24节气,这些大自然的现象、都可以算作“天”的范畴。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早上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晚上落入西山;“天”总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运行,它不会今天高兴了就四点亮天,明天不高兴就六点亮。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天有常道矣”——荀子
既然天有常道,一切人事就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冬季寒冷,我们要防寒保暖,增强抗寒的能力;夏季炎热,腠理张开,我们要排汗以散暑热;夜深了,要入睡,天亮了要起床……,这些都是顺应天时的。中医讲“起居有常”,“起”是活动, “居”是休息,“常”是规律,我们的起居要顺从常道。
然而,我们现代人,有没有在做与 “天时”相违背的事情呢。乍暖还寒,为了美丽,穿着单薄的衣裤,露出脚踝;夏季,该出汗时,躲在空调房中,吹冷气;该睡觉的时候,我们熬夜,该起床的时候,我们赖床……,倚仗年轻,身体还有足够的能量可供挥霍,天有常,我们的起居无常,和天对着干。久而久之,疾病自会找上门来。
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四季气候轮换下,人要与 “天”处于相互和谐的状态,顺应自然的变化。《内经》中,记载着 “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的时令里,该如何养生的经典论述。
地
“地有其财”。地生长万物,我们要与万物和谐相处。五谷果蔬,树木花草,都是地生长出来。它是生养我们的根本,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各种生物和我们人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如果说“起居有常”是与天相顺应,那么与地相顺应,就可以简单理解为“饮食有节”。
吃时令的食物 时令果蔬,是遵循大自然规律生长出来的,得天地之精气,气味醇厚,营养价值高,而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果实,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会导致食品寒热不调,气味混乱,长期食用,于人体健康无益。
饮食定时定量 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的进食,能使人体建立起条件反射,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规律地进行活动。每餐七八分饱,《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饱损伤肠胃百病由生,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寿命。
饮食不可偏嗜 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酸苦甘辛咸。对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偏食对人体脏腑功能会产生影响,“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素问•五脏生成论》。
人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因素,于健康来讲,不是处理好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而是对自己内心七情的掌控。你我皆凡人,都有各自的喜怒哀乐,但是,为了健康,必须要做到情绪的发泄在能够掌控的合理的维度之内,不可出现极端。
否则,影响人体气机,直接伤及内脏。“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我们说外感六淫,邪气由表入里,七情内伤则是直接作用于内脏而发病。不同的情志刺激损伤不同的脏器:“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我们现在的很多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意外及抑郁等,与人的七情因素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竞争压力,人心浮躁,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外面的世界,很少审视内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住宽敞的房子,吃营养的食物,定期体检,中药养生……我们都是在关注“天”、“地”的因素,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人”。时常为了生活琐事,为了赚钱、仕途,创业,着急上火,生气烦闷,焦虑抑郁,最终,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出现问题,中医是如何用药呢?
每一位中药都有“气”和“味”两个元素,气:寒热温凉平,解决的是“与天失和”的问题,味:酸苦甘辛咸,解决的是“与地失和”的问题,通过气味构筑方剂进而调节身体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损有余而补不足。”通过“损”和“补”让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这是中药所能成方治病的关键。
医药在解决与天、地失衡产生的身体问题上,可谓对策多多。但对因为“人”的因素致病却缺少系列方法。没有哪一种药能作用于人的七情,吃下去让人不发怒,不生气,不忧虑。即便中医的疏肝解郁,西医的抗焦虑药,在对待人的情绪方面,作用也十分有限。
因此,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人”,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但更应该做到,安顿好内心,调整好情绪,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