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没怎么弄明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的“水”指的什么。山好理解,肯定指的是那种草木茵茵的山。水指的什么呢?像黄河这种大河,一碗水半碗沙,似乎很难让人喜欢,长江清一些,但似乎也和黄河一样,有泛滥之忧。听说过古人隐居在山中的,却很少听说有隐居在海边的,所以这个水也未必是指海。排除之后,可能水指的是湖泊、溪水或是瀑布(这个同时需要有山)。
一个人即使不相信风水,也能体会到向阳好过背阴,开阔好过促狭,无论活着还是死去,人们都在寻找宜居之处。
在当今时代,什么样的地方才是宜居之处呢?首先,按照山水的原则,许多超级大城市的城区已经可以排除了,像北京或是上海这些地方,既没有山有没有水(大河不算),房价还一味地高,应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之下的怪胎。相比之下,杭州这样的城市之中有山有湖,还算说得过去。
从城市的便利与自然风景相结合的角度来说,杭州比北京上海更为宜居。但城市里有山水和能够居住在山水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不同,杭州这样的地方,只有少数人有机会住在山水里,其他人仍然生活在大都市之中。
人们无法离开大城市,一方面因为大多数的就业机会在城市里,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毕竟要比偏远的地方更为方便,不过这两点都在逐渐发生变化。有赖于网络和物流行业的发达,如今在偏远的地区也可以获得跟大城市一样的资讯和商品,所以如今在山上或是水边的生活没有那么孤寂了。
出于规模效应的原因,城里的工作机会没有办法一下子分散到全国各地,但在未来,这一点可能也会慢慢变化。相比以前,可以远程工作的机会大大增多,一些自由职业者更无所谓在什么地方办公。至于工资的领取和花费,只要有网络就已经足够。
这个世界上似乎很少有人喜欢工作,哪怕开始的时候喜欢,过段时间之后也会感到倦怠。那么,假如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又有多少人愿意居住在现在所生活的地方呢?如果在可以维持当前的收入而随意选择居住之地,我想许多大城市会像过年期间一样瞬间走掉很多人。
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抛开工作的因素,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大城市。民国期间,有一些老外,都去了莫干山置办房产。他们未必听过“仁者乐山”,还是选择了居住在山中,可见不管哪里人,对于宜居之地的感觉,大致是相似的。
如果可以随意选择,你会选择居住在什么样的宜居之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