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物以稀为贵。说习惯了,就真把稀缺=贵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事很简单,就是百科查阅一下,这一定比自己的理解更深刻:
物以稀为贵,意思是指事物因稀少而且有益,从而显得珍贵。在经济学上,稀,不是指物品数量稀少,而是指供小于求,有需求的稀才有价值.也讽刺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
从解释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两点有价值的观点:
1、稀 =/= 数量少
2、稀 = 供小于求
这核心是求的大导致了供的稀,核心在于求而不是供。
我们创业做产品,总是希望自己的产品独特,产品稀缺并产生更强的溢价能力,但往往到最后甚至免费送都没有人用。这其中核心就是没有get到“物以稀为贵”中“供小于求”的核心定义。
供小于求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必须要有足够的求,才可以谈自己供的稀缺。
这就是我们做产品容易犯的错误,天真的认为自己有一个很强的技术,算法,或能力,就天真的认为很牛逼。但等到商业化的时候,才发现,除了自己没有人跟你的牛逼共振。
这都是选择惹的祸,选择比勤奋重要,这句道理真的无价。选不对一个有效的求,再少的供都是浪费。
任何的供应之前都有一个明确的刚需存在。
我第一次创业就是这样走过的弯路。错认为把自己的方法技术当成了“贵”,而缺乏对于需求的确认。等到产品出来后,推向市场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需求,需要投入极大的成本去教育用户,去说服用户。这样事后诸葛亮必然难以扶起需求的规模化。
这就是因为对“求”的不理解,对供的自我嗨造成的后果。
昨天思考中,谈到如何让我们个人的能力“值钱”也同样如此。我们的能力要变得的有价值,更值钱,也必须要做到供小于求。
甚至可以说,确认“求”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落地“供”的能力。要知道求是外在的,供是内在的。
通常我们对于供求的逻辑关系是这样定义的:
首先是求,即:我们要选择给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是供,即:我们要创造什么样的能力来高效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就是让对方认为这是解决我问题的最佳选,即营销自己的过程。
那是不是必须先要有供才可以去确认自己的求呢?
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天真的认为需要用产品来验证用户的,但真正创业做过产品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需求旺盛的稀缺东西也不是一下子就做出来的,也是通过不断迭代出来的。
要验证需求的有效性,其实无需通过真实产品,可以营销概念先行。
先假设我们产品已经出来,把产品的能力和要解决的需求提前表现出来跟用户沟通,形成用户的有效反馈。以此来洞见这样的产品是否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或者验证我们认为的“需求”是不是真刚需。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购买的大量产品也并不是体验过产品之后才去购买的。
如此,成长也好,创业也罢,学会连接,表达和获得反馈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项必刚需的能力,这个能力好了,自己做的事情才不至于走弯路。
甚至可以说,学会连接,表达和接收反馈其实才是一项稀缺的能力,可以因此让自己快速确认需求,少走很多弯路,让自己可以提前完整需求,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毕竟,在生存的世界里,不确认求就谈供就是刷流氓。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