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一边倒的惊悚片,很少见。
烂番茄新鲜度99%
Sir前不久安利的这部《逃出绝命镇》,深挖坑、放长线,让你随时处于隐隐的不安中,最后倒吸一口凉气,所有的伏笔还都能严丝缝合。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部站在黑人立场、拿伪善的白人开刀的电影,政治正确得似乎无懈可击。
可资深影评人、公众号@大豆看电影的作者大豆告诉Sir,他想发出点“不和谐”的声音。
他想给这部“零差评的电影”,加一个差评。
文 | 大豆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逃出绝命镇》(以下简称《逃》)其实是一部开宗明义的电影。
尽管导演一反目前商业电影的常规作法,用了绝大部分时间在辅垫,埋下各种伏笔,直到最后才图穷匕见。
但如果把它作为一部种族议题的电影来看,《逃》在故事正式开始前就描绘了一个黑人被白人突然绑架的恐怖场景。
而正式叙事开始后,导演乔丹·皮尔一直借主人公的视角,在冷眼旁观着剧中白人的伪善与恐怖。
那些看上去细小的不自然,像拼图一样被创作者敏感地搜集和拼贴,最后发现/构建了一个恐怖的吃人世界。
《逃》像是一部黑人版的《狂人日记》。
黑人青年克里斯跟着白人女孩到了她的家乡,待了一天一夜,看到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政治正确”几个字。
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纽约时报》采访乔丹·皮尔时,他说自己的创作动机就是想反抗“美国已经变成后种族主义社会”的谎言。
于是他创造了一个寓言性的白人的黑世界。
在种族歧视者的眼里,黑人是暴力、犯罪的代言人,人人皆避之唯恐不及;
可是在《逃》里,白人才成为令观众恐怖的对象。在他们“政治正确”的面具下,是伪善和隐藏的凶恶。
这些人尽管口口声声称,愿意第三次把票也投给奥巴马,但他们最终希望的却是催眠黑人,让黑人沉到地下面去(Sink into the floor,sink)。
白人在“政治正确”的幌子下面催眠黑人、让黑人沉到地下面去,控制黑人,这是乔丹·皮尔对当前美国描绘的寓言。
我不晓得他有多认真地对待这个寓言,但整部电影看下来,《逃》不像他之前的《黑人兄弟》辛辣嘲讽虚伪白人时那样,用无厘头搞笑掩盖了自己的憎恨。
这一回,他很认真。
片头那个黑人被绑架的序幕,在《黑人兄弟》也以辛辣的嘲讽出现过,而在本片里,连嘲讽的意味都消失了,只留下纯粹的恐怖。
毋需怀疑,《逃》是恨白人的。
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白人真诚,每个白人都包藏祸心。
他们不像人,倒更像鬼。
是的,《逃》是一部妖魔化白人的电影。
“get out”既是片名,同时也像是某种政治性的宣言,他在警告黑人,认清白人,从白人的世界里“get out”(逃离)。
我在想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了。
大伙儿看得不是很开心吗?你却看出了仇恨?
我也希望是我反应过敏、过度解读,毕竟烂番茄几乎是百分百的好评。
但试着把电影中的白人跟黑人角色互相换一下,也许我们看得就更清楚了。大概烂番茄那99%以上的好评都会变成烂柿子,大家会认为“这是一部恶毒的种族主义电影”。
我相信作为曾经的施害者,现在依然有严重歧视问题的白人社会,当然应该欢迎一部尖锐的讽刺电影,来指出他们的恶。
《逃》是一部有价值的电影,它像一个孩子一样掀开了蒙在种族歧视议题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但我怀疑的是,它只是在用种族主义者的逻辑反抗种族歧视。
如果一部种族主义议题的电影,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黑人应该离开白人的世界,不管它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那这部貌似反对种族歧视的电影跟种族歧视者的目标有什么不同吗?
白人种族主义者说,get out of (滚出)我的世界;
黑人反抗者说,我们要get out from(逃出)白人的世界。
……你们似乎达成共识了。
《纽约客》的影评人安东尼·雷恩(Anthony Lane)说得很明白,这部恐怖电影最令人恐怖的地方在于:
对于有人想尝试解决问题的发问:“我们就不能学习着在一起生活吗?”
这部电影的回答清楚而响亮:“不!”
黑人影评家阿蒙德·怀特(Armond White)说得更一针见血:
这是一部分裂国族的电影。
他因在烂番茄网252个好评上面,添上了唯一的一条差评,而被电影中说出“get out”那句台词的黑人演员勒凯斯·斯坦菲尔德(Lakeith Stanfield),在twitter上直接点名骂“bitch”。
请注意,我说的话并非针对主人公,而是针对这部电影。
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我完全理解他的处境,并完全理解他在这种处境下的反应。
但我觉得导演剥削了主人公,利用了主人公的痛苦。
包括他有意无意地,选择更贴近“纯种黑人”的演员作为主角。
比电影中其他黑人角色都更黑
我们更应该通过电影去想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不正常社会的受害者/反抗者,应该怎么办?
其实整整五十年前的一部电影,早就提供过更好的答案——
1967年的《猜猜谁来吃晚餐》,也讲述了一个黑人青年来到白人女友的家里见家长的故事。
白人家长虽然理性上反对种族歧视,可看到女儿真爱上了一位黑人,却依然摘不下有色眼镜。
电影真实地再现了白人的挣扎,但最终却让爱战胜了恐惧。
电影由第一位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主演,他塑造的男主角自尊、温和但有力,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他对自己父亲说的那句台词,放到现在,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
你一直认为你自己是一个黑人
而我把我自己当作一个人
少数族群在抵抗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时,往往陷入到另一个误区——单一地强调自己所属少数族群的特殊性。
却忽视了,自己也是人类的一分子。
退到自己所属的族群里,看上去的确是最安全的选项。
可如果不把自己首先当作人类的一份子,哪个族群能够真正安全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1967年的电影已经革命性地预言到,黑人将来会当美国总统。
对比50年后的今天,看上去政治正确的《逃》,实则反方向地认同种族分离的电影,在美国反而获得了几乎所有影评人的好评。
说来巧合,黑人导演乔丹·皮尔的母亲也是白人。
似乎现在反而要轮到父辈来提醒儿子了:
你一直认为你自己是一个黑人,而我把我自己当作一个人。
《猜猜谁来吃晚餐》只是电影,五十年前也有真实的行动者——
著名的黑人抗议者马丁·路德·金牧师。
当洛杉矶、芝加哥以及哈林各地的暴动发生时,马丁·路德·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劝人冷静,面对一切的不利、一切自我保护的本性,他仍然坚持使人和睦的原则。
他不反击,当别人要报仇的时候,他要人去爱。
“真正的目标不是打击白人,而是在逼迫者的心中挑起羞耻感,并且向他错误的优越感挑战......目的是为了和好,是为了救赎,创造一个相爱的社会。”
为民权示威的人们以血肉之躯摆在军警的棍棒、喷水管之前。这种难以让人理解的方法却真的得胜了……
大多数的美国白人,看到那一幅暴力不公义的残酷场面,最后终于同意支持民权法案。
——摘自杨腓力的《灵魂幸存者》
爱是需要勇气的。
但遗憾的是,我在《逃》里看不到爱的勇气。
结尾昆汀式的大杀戮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恐惧,是勇气丧尽。
写到结尾时,手机被推送一条新闻:时值洛杉矶1992年黑人暴动25周年,有人预言暴动可能重来。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辛普森:美国制造》,将辛普森案与这场暴动放在一起讲,我看完最大的感受是:
每个个体/族群的悲剧都是人类悲剧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所有人不共同拿出勇气来面对,悲剧还会继续分别发生在我们身上。
《逃》作为一部企图反抗种族歧视的电影,它的矛头不仅对准了隐藏的白人种族主义者,还尖锐地指向了被白人同化了的黑人。
但最吊诡的是,它在表达我们(黑人)要拒绝被他们(白人)伤害的同时,它也被白人种族主义者散发的仇恨所催眠了。
让被歧视者沉到仇恨的深渊里去,沉到黑暗的地下去,不正是所有致力于族群分离的仇恨者想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