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个老话,“”孩子如果是那样的,咋地都能成才,不是那样的,你给他啥都白扯...”,就环境影响这一点来看,我个人的观点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之大,不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
因为工作关系,需要经常长时间的做下来思考,也因此寻找安静便于思考的环境,近一段时间都呆在一个连锁的咖啡书房,虽然距离自己有些远,但是每次工作效率非常高,还是欣然前往。听店员说他们又开了一家店,离我家的距离更近些,很是开心,但是去了之后,发现虽然同时一家书房,但是环境却大不同。
在距离远些的书房,大家都是安静的坐在位置上看书、学习,偶尔会有带着孩子来做作业的家长,有的孩子大声喊着妈妈,妈妈会赶紧呵斥并做出噤声的手势,让孩子保持安静,大多数的情况,来这里的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和父母一起看书。
在距离近些的书房,一个孩子坐在卡位上大声的呼喊着妈妈,“妈妈,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快点过来。”孩子的妈妈正在书架上为孩子选书,听到孩子的叫喊也未制止,而是继续慢慢地挑选。直到那个孩子连续喊了三四次,这位妈妈才拿着挑选好的书走向孩子,又慢慢地说了句,“喊什么....别喊了....”.
刚刚安静了些,又两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我隔壁的卡座内,两个孩子边叫喊着边来回奔跑于卡座两侧的过道中,虽然两位妈妈有提醒要小一点声,别跑,但一点作用都没起到,两个孩子高八度的声音回荡在整个书房....
我此刻所有的专注力都被孩子们打断了,而且内心升起了一股烦躁之气。想着为什么这些家长不制止孩子大声叫喊,或者在孩子呼唤他们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避免孩子的分离焦虑,可转念又想,我是不是又犯了“基本归因”错误,用行为评价自己,而用道德评判他人。觉得他们的素养不够,没有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场合下做出适当的行为。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所以需要大人不断地引导和示范,但是在我看到的这两家书房,99%的大人都知道进到这样的场所要降低音量,轻声交谈,打电话都要出去后再正常回应。可是轮到孩子却不会完全同他们一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典故,现在也有很多家长为孩子选学区,付出大量的心力和财力,为的都是让孩子能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两家书房的选址确实不在一个区域,通过书房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氛围,你能看看到环境中的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有句话这样说,“”、一个人如何,你需要看他如何看人接物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了。”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近朱者赤”的环境熏陶,远离“近墨者黑”的环境浸染。
对于环境的选择不是要高攀关系,而是在选择环境中的人呈现出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家庭的环境,周围生活的环境,这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们无法用数据或量化的指标所能衡量出的。但是他会体现孩子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当中。一个做少儿英语启蒙的朋友他的孩子6岁,英语可以对答如流,对比同龄孩子大多只会些基础单词达不到交流水平,为选择了我们这里排名前三的学校,所在的区域也算是我们这里的富人区;一个设计师朋友的孩子9岁,从小就对绘画耳读目染,现在国画水平十级。为孩子选择虽不是名列前茅的学校,但他们所在的区域是我们城市艺术气息很浓的一个区域。
虽然老话说的是孩子的天赋特质,但是我们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助推器,让他们在天然的特质基础上,还能更进一步,拥有比我们更好的人生。父母之爱子的心都是一样的,但也因自己认知局限而没有办法做到全部,我也因此在不断学习,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尽力向上突破。
写到这,发现自己的内心的烦躁之气已经消失了,不做“基本归因”的错误评判,理解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这是我在环境现状和自我状态之间可以做出的积极选择。我勘察了一遍书房地形,最后端着自己的电脑和杯子做到了一个最角落的位置,也算践行了一把科维的第一习惯“积极主动”。
与其抱怨负气,不如起身改变,继续思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