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仔细想过:什么是成功之母么?
很多人,包括我,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曾坚定不疑的相信过。
但不知你有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并非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坚不可摧。
假设两个人同时创业,一个人曾经创业过,但是失败了,另一个人是第一次创业,你认为这两个人里,谁创业成功的几率更高呢?
先不要急着给出答案。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幸存者偏差。
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幸存者偏差,是一种认知偏差。其逻辑谬误表现为,人们过分关注于目前的人或物“幸存下来的经历”,然而往往忽略了不在我们视线范围内,或无法幸存下来的与事件有关的人或物。
其谬论形式通常这样产生:张三因为坚持不懈的创业,终于在第10次创业时获得了成功,实现财富自由。人们因此得出结论,在创业的过程中只要坚持不懈不畏惧失败,终将取得最终的成功。
这个逻辑的偏差在于,我们只关注了创业无数次最终获得成功的人,而直接选择忽略了那些持续创业却最终失败人。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叫做“死人不会说话”,我们的资讯仅仅来自于幸存者或者成功者。死人或者失败者没有话语权,因为没资格。
如果我们把成功定义在狭义的财富地位上,那么根据中国社科院2014年的财富分布研究报告,所谓成功者不过1%。
所以,现在你知道是谁传递给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心灵鸡汤了吧?是那仅有的1%的成功者。
那成功之母是谁?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最早说这话的人,是韩寒。
2007年11月,《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母”,结果报道一出,这句话引来争议,被认为是谬论。
很多人把爱迪生发明灯泡这个故事搬出来,说如果没有成千上万次的失败,怎么能最终找到作为灯丝最好的材料——钨丝。
我们暂且不论故事的真实性,举这个例子作为佐证的人,肯定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概率。在我看来,找到钨丝并不是因为受到之前失败的直接影响,而是之前尝试过的材料都被排除,在剩下的材料中发现它的概率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说,导致爱迪生最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碰巧。谁能说成功没有运气的成分存在呢?
那除去运气的因素,如何才能成功?
万维刚老师在他的《精英日课》中提到了这么一个例子:
有人对651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成败与医生个人的关系做了一个研究,得出的结果是: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日后手术会更容易失败,他的手术成功率将会一直下降;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他接下来的手术会更容易成功,他的成功率将会上升;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同事的手术成功率会提高,因为他们从他的失败上吸取了教训;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则对他同事没有任何影响。
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获得成功,必须在别人的失败里找出问题。失败不是我们的成功之母,但别人的失败则可能是我们的成功之母。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让成功的概率更大。
问题又来了,我们的失败对我们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通常而言,面对一次严重的失败,例如创业失败、投资失败,人们往往会在外部寻找原因,比如觉得行业红利期已过或者投资大环境不好,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失败,我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有意义的经验结论。
看起来似乎很绝望,其实也不竟然。
如果你能够明确的意识到,失败是因为自身的问题,那么克服失败并不是什么难事。
以学开车为例。
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开车的,但是当你把汽车成功开上路,这中间经历了一个叫做“训练”的过程。从换离合踩刹车到停车移库,都是一次次失败的过程积累。不同的是,这些失败对我们而言是可承受的,于是我们会在教练的帮助下,总结经验教训,为后面的成功上路积累经验。
现在你明白了吧,失败对我们而言,其实是一种刻意训练。
具体的方法是:
我们可以在任何一次挑战成功的巨大努力之前,做一些我们可以承受的尝试。即便失败,也是一种“训练”式的失败。当你积累了经验值,成功的概率大于失败的概率,再去踏出那关键的一步。
这个方法,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都值得一试。
现在,你能告诉我:什么是成功之母么?
我的理解:
通过学习获得的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我是Kiwi,一个学习学习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