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恰似一个人身上的蝴蝶效应,当你感觉人生充满美好的时候,那么你接下来所做的任何事情可能都是美好的,而当你感觉人生灰暗没有爱只有恨的时候,那么你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很可能就都是邪恶的,佛与魔的距离,或许本就是一场境遇所造成的两种不同结局。
确确来讲,每个人都曾走到成佛和成魔的双叉路,多数人没有得到任何帮助,亦没有收到来自上天的任何提醒,只能靠自己去抉择,于是结局也就迥然不同,但事实上,十个人之中必然会有两个人在面临佛与魔双叉路的时候有所感应,一种身背巨大业障略显不幸,虽然有点相信因果,有些畏惧天道,想要走一条善性之路,奈何一次次的阻碍使他弃善从恶,入了魔道,另外一种则是带着大造化三界钦敬,他要么通往光明之路顺顺利利,要么就是一路多灾多难但路途中总有贵人相助,老一辈的爷爷们常说,做坏人很危险但很容易,而要做个好人,甚至是一生做好人的话,没有前世造化还真是很困难,说得正是这么个理。
显然,唐僧就属于那种有造化,且是累世造化的至德至善之人,堪称功德无量,所以他最终成佛是一种必然结果,而支撑着他成佛之路一路走下来始终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是什么?想来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一、一个理想
每个人其实本性都是好的,但有时因为欲望无法满足而误入歧途,不择手段,无法自拔,说白了就是对钱色利益的追求没有底线,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了这些却又幻想更多,但唐僧不一样,他看见美女不过是瞅见了画着一张皮的一堆白骨,看到大房子觉得睡里面反倒没有安全感,看到成堆的金银财宝觉得那是累赘,他对尘世无丝毫眷恋。
《心经》中说,五蕴皆空,认为一切不过眼云烟,如同泡沫,反倒为此束缚了一个人的灵魂和自由,唐僧十世修行,自然深韵心经要旨,对于人间的那点破事丝毫提不起兴趣,他想成佛,想过上悠然自在干净洒脱的生活,为此只能凝视远方,匍匐前进。
二、一片慈悲
唐僧最初决定西去西天取经,乃是得到观音菩萨的指点,说在大雷音寺那儿有无量佛经,可以度化在凄苦中摸打滚爬痛苦不堪的众生,这符合他心中的慈悲愿景,他同情人世间那些因为种种业障而活的痛苦不堪的人们,想要竭尽所能去度化他们,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大成佛菩萨心中必然都有一个慈悲愿景,正如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一样。
而欲救众生疾苦,须先亲历众生疾苦,欲要慈悲众生,须先自己成佛,他没有退路。
三、一个诺言
唐僧决定去西天取经是因为慈悲使然,但是全力支持他去西天取经的却是唐王李世民。
为了支持唐僧西去,唐王曾自降身价和唐僧结义为兄弟,并在唐僧西行之时不惜身份尊贵跪别唐僧,就因为唐王的情义和信任,纵使前方鬼魅横生,唐僧也绝对不会退缩。
总得来讲,唐僧西行之路的确充满坎坷,但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西天取经的大业,更加不会像猪八戒那样动不动就要分行李散伙,为什么没有任何法力的唐僧反倒会成为取经四人组之中最坚定的那一个呢?毫无疑问是因为累世的修行,累世修行的过程中他早已经没有任何不良习气,仅剩慈悲济世的胸怀,心境澄明,初心不退,风雨无阻。
诗人说,一个酒壶,一双鞋,一把雨伞,几多稿酬,就可以坚定不移远走天涯。
唐僧则是,一个理想,一片慈悲,一个诺言,几个徒弟,就可以西天取经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