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看了《持续的幸福》的目录,就知道这不是我喜欢的书。我劝自己:不喜欢不代表不应当读,你不能做一个挑肥拣瘦的读书人。后来,我读了三篇推荐序,更强化了我读完目录后的那种感受——不喜欢。耐着性子,我读了译者序,终于,举手投降,拜倒在了幸福2.0的石榴裙下。果断弃读。
我没有能力提供好的追求幸福的办法,但至少我见过好的关于什么是幸福的谈法。在不明白什么是幸福的时候,就侈谈如何实现幸福,无异于不知目的地,却急于画地图的旅者。
因此,有了下面这个残篇。
一个答案,需要有得以成立的理由。问题,也同样如此,否则,就是伪问题。
幸福在哪里?你幸福吗?
这两个问题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有三个预设:
第一,有一种叫“幸福”的东西;
第二,它有可能在你手上,也有可能不在;
第三,你可以经由某些路径,得到它。
除此之外,你应该也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幸福可以得到,可以持续地得到,当然,它也可以在某一时刻溜走,但不会拒绝你在下一时刻重新得到。
因为这些特性,幸福,让你欢喜让你忧。
不可否认,思考幸福,可以有多个角度。但我不能同意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提到的“幸福1.0”、“幸福2.0”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令我发笑,为自己,也为先哲们——人生短暂,到我终老时,能奋斗到幸福几点零呢?那些万万没想到幸福还能升级的先哲们如若在世,会将自己的幸福观定位为几点零呢?
世界如此疯狂,我好替它悲伤。这里充斥着随时等待更新升级的“幸福”、“正义”、“善良”、“勇敢”、“节制”……没有终极,只有更高级。
如果你是抱着这种进化论式的幸福观来追逐幸福的,那我还是劝你歇了吧。好在,幸福并非如此,它由既定的要素构成,无论你是“幸福”、“更幸福”,还是“最幸福”,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进行过这样的界定,我们才能谈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
在自然科学家们仰头观察星体时,有一个人主张应该将关注的中心从天上拉到人间,此人便是苏格拉底。他认为,比起研究自然现象,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以及如何获取幸福更为重要。怀揣着深切的现实关怀,苏格拉底认为,幸福不在于健康的体魄和无尽的财富,而在于心灵的充实和安宁,而获得这种充实与安宁的路径则是进行哲学思考。
追求华衣美食的现代人恐怕很难认同这样的幸福观,毕竟当我们给出肯定答案说:“我很幸福”的时候,随之而来的理由极有可能是:“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有疼我的老公,有可爱的孩子。”也就是,“我有什么”决定了“我是否幸福”。这种寄托在外物或他者身上的幸福是否就是真正的幸福呢?值得怀疑。试想,如有一天,这些外物与他者都离你而去,幸福,又到何处寻觅?因此,幸福首先是一件只与自己有关的事,应当从现在的自己出发,寻找幸福。
要像苏格拉底所认为的那样——幸福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在于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于清心寡欲,一无所求。唯有当人们懂得了克制,和谐生活才有了可能。
想必“清心寡欲”和“一无所求”这样的词会让你觉得不可理解,毕竟不能让自己过得像个苦行僧,更不能让身边的人跟着自己受苦,跟着丢人。因此,一个人之所以离幸福很远,甚至越来越远,极有可能是因为他有着极大的身份焦虑——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取决于你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什么;如何做一个好丈夫,取决于你能为妻子带来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能给他们,你有什么幸福可言?不仅你毫无幸福可言,你还让他们丧失了拥有幸福的可能——至少眼前而言,至少就他们想要拥有的那种幸福而言。
所以,要想不被“幸福”的问题困扰,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拥有那些别人想让你拥有的,以获取身份的肯定,从而缓解焦虑,同时,也似乎获得了幸福。
当然,现代文明提供的各种消费所激发出的快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产生某种幸福。然而,那种随着狂饮乱舞、通宵游戏而来的幸福,越是喧嚣,越是让灵魂淹没其中,以至于从中抽身而出后,得到的是成倍的空虚。对欲望不加克制,随意满足,会让人在富裕里承受煎熬,并无幸福可言。
因此,节制,是幸福的一个要素。
(今日先谈到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