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警告: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南朝陶弘景证明独处价值:独处45年,成为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周国平赞美:“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体验。”
独处,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原创】 作者|陶广顺
导语:人生是一趟旅行,独处就是人生最多的存在状态,最快的成长方式,最好的自我修行。独处可以使人生价值最大化,并体会到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时间是从出生到死亡,旅行地就是你所处的环境,旅行见闻就是你感官感觉体验到的东西。当然,如果上升一个层次,就是由感觉到的体验上升到思想精神层面,成为一种思想旅行,精神旅行,那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世界宇宙之大是无限的。在人生的旅行中,如何以有限的时间精力去获取更多的感觉体验知识,转化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最后升华成一种思想精神,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财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类变得更和谐,那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追求、永恒目标。
要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永恒目标,最好的方式就是独处。独处是指没有在公众场合,没有与人交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中独立学习工作思考,与自己的知识、思想、想象交流的状态。
独处是人生最多的存在状态,最快的成长方式,最好的自我修行。独处可以使人生价值最大化,并体会到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1,独处,是人生最多的存在状态。
从出生到死亡,就算八九十年,三万多天,七八十万个小时。这点时间相对于地球或宇宙而言,就是一瞬间。而在这一瞬间中,二十年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六十岁以后就退休休息,而真正自己可以主宰独立做事的时间就是四五十年。从每一天的时间消费来看,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其他十六个小时就是睡觉吃饭休息时间。
在每一天中,我们独处的时间最多。睡觉八小时,工作八小时,其他休息时间还有可能是一个人安静的学习思考。而真正在公众场合,与人交流,合作共事的时间是很少的。人是群居的,但独处的时间更多,独处是人生最多的存在状态。
2,独处,是人生最快的成长方式。
人的感觉器官最容易受到诱惑。在群体中,在喧嚣杂乱的环境中,人的感觉器官最容易分散,影响了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得收集。只有在独处时,人的注意力才会专注,思考判断力才会增强。
卢梭曾言:“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狱或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
而人的成长是在获得大量外界信息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并对社会间的人事物及其发展变化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学生时代,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必须减少群体生活,特别是娱乐活动,增加独处的时间,专心地读书学习。社会在飞速发展,每天都生产创造出无数知识技术,机械化智能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普及,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独立思考工作的时空在不断增多。参加工作后,除独立工作外,还要花更多的时间独处,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歌德说:“才能可以在独处中培养。”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独处就显得更为重要。独处注意力集中,能更快更准地获得更多的信息。独处是灵感发源地,在思考问题,进行价值判断,或思考想象事物规律时,灵感会一触及发,长时间想不通的问题,会迎刃而解;长时间构建不全的思维模式会清晰显现。而简单的成长就是信息量的不断增大,而质变式的成长是知识框架、思维模式的不断重建。
“好想独处,好想读点书”,乔纳森·弗兰岑在《如何独处》中说。
独处是人生最好的成长方式。如练功的人要提高武术造诣,就要闭关修练,使武功发生质的变化;作家构思好作品后就要闭门写作,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才能创作出精品佳作;科学家最多的时间是将自己关在实验宝,等待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现象所揭示的规律。
3,独处,是人生最好的自我修行。
《论语·学而》中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帮别人做事是否竭尽全力?与朋友相处是不是诚实?老师讲解的知识是否按时复习总结?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导我们,人要修身养性,健康成长,必须每天都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回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语言是否恰当,行为是否得体,对标对本,逐一进行检查,即时修正。
柏拉图说:“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跟我说。”
而要进行这样的自省、反省,就必须在学习工作之余,避开喧嚣,躲开运筹,每天抽出时间,最好是晚睡前,静静一人独处。闭上眼睛,让一整天的活动在头脑中自由来回放映,自己以什么样的心理迎接崭新的一天,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自己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哪些事情做得对,要发扬光大;那些话说得不恰当,以后应该怎么说;那些行为做错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一天一辈子,一日一总结,每天都有意义价值,每天都静心过滤,拨乱反正,弘善灭邪,增强正能量,屏弃假恶丑,修心养性,吸日月之光华,聚人间之正气,自然能做成正事,修成正果。
独处,是人生最好的自我修行,能洗尽污秽,清明感官,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净化心灵,大浪淘沙,磨出珍珠。
4,独处,使人生价值最大化。
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生命的价值最大化?那就是独处。活在自己工作对象、学习对象、心灵世界中,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对工作对象、学习对象、心灵进行充分最大限度的联想、想象和交流,最容易拨开混饨,明辨是非,遇见灵感,发现事物的端倪,找到问题的答案。
歌德善于抓住灵感: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独处,能使感官最敏锐。独处时,你避开了嘈杂喧闹,避开了欲望烦恼,活在自己的思绪中,对思考对象跟踪追击,预演彩排,最容易叫“白骨精”现出原型。就像在安静漆黑的夜晚,
你的听觉最灵敏,能够听到很细小的天籁之声;你的视觉最敏锐,对着哈勃望远镜,说不定你能发现宇宙的秘密。
独处,能使有效的时间精力最大化。回顾一下世界史,很多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特别是思想工作者,都想方没法寻找独处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最有意义的工作。南朝时的陶弘景,不愿做官,隐居茅山45年,潜心研究医学、道学,最后成为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成为中国文化的里程碑。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再看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法:画一个十字,分成四个象限,分别是重要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不重要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放进去,然后先做最重要而不紧急那一象限中的事。这样以来,艾森豪威尔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大提高。
独处,在使有效的时间精力最大化的同时,也使人生产出最大化,生命价值最大化。
5,独处,是最高境界的人生幸福。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归纳起来,就一点:需求得到满足时就是幸福。当然,这种需求必须是正面的,对他人国家社会无害的。
人的需求可分为动物性需求和人性需求两个层次,说白了就是感官需求与心灵需求。任何一个人首先要满足的是感官需求,是生存繁衍的满足。这种满足是幸福的,也是最低层次的,是每个人的毕生追求。但物享横流,欲海难填,感官需求是外在的,是一种比较幸福,是永无止境,生生不息,没上终点的,很难让人上升到知足常乐的境界。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性是动物性需求满足之后绽放的文明之花,是吃饱喝足后在人的内心深处孕育出来的思想果实,心灵之花。思想之果常香,心灵之花常艳,求得情绪的平稳,幸福的永恒。而要享乐这种幸福必须要有特定的环境,那就是心灵的自由。而独处则是心灵自由的最高境界。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当喧华降临时,平静也就引退了。内心被滚滚红尘引诱着,敲打着,煎熬着,被感官刺激着,被欲望包裹着,张牙舞爪,要吞噬人类,要粉碎社会,要独享世界,那来的平静,那来的自由。只有独处时才能关闭感官,囚禁欲望,忘记世界的繁华与欲动,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与自己为伴,与心灵交流,与思想对话,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享受最高境界的幸福。
周国平赞美:“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体验。”
歌德警告说,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独处是福。让我们学会独处,把人生的不幸降到最低点,并且使独处的机会增多,时间增长,学会最快的成长,最好的修行,使人生价值最大化,使心灵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从而享受最高境界的人生幸福。(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云南省宣威市委党史研究室 陶广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