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破罐子破摔”的学生,身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脑的法则”说起,即谈谈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转变学生的观念。
记住下面的心理法则:好人有好的行为,坏人有坏的做法,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理平衡。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追求心理平衡。
怎么样才能平衡呢?一个自以为是好人的人,他(她)做了好事,心理上就平衡了;一个自认为是坏人的人,做了坏事,也会觉得心理平衡。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平衡的状态时,他的内心世界里就会觉得自己是舒服的,也不会试图让自己做出改变。相对地,当一个人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时,他就会觉得不舒服。比如,当你们在听我讲课的时候,即使知道这个教室内有一些重要的电教设备,课室对它们看管也并不严,你也不可能想到在下课之后趁着课室管理松散,偷点东西回家——因为我们都是做老师的,大部分人也都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在他人面前要为人师表,怎么会偷东西呢?即使偷了,你也会感觉内心不安,因为作为一个好人来偷东西,自然会体验到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但如果今天进入教室里的人里有一个职业的小偷,那么他看到课室管理如此松散,就很可能会采取行动,偷一点东西了——不偷,他反倒会心理不平衡呢。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贼不空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窃贼,看到机会而没有下手,会因此而懊悔;而一个好教师,也会因为对学生的误解而耿耿于怀,这很容易理解。类比到学生身上,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错误,促使不同的学生修正起来,难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那些老师认为是好学生,家长认为是好孩子,自我感觉也良好的孩子,他们犯了错误,很容易改正。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用做过多批评,只要向其表明,他(她)犯了错误,那么他(她)自己就会懊悔不已,随后在深深自责中修正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学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比如说,有些学生,被老师认为是班级的“害群之马”,家长也觉得他“不可救药”,他个人也觉得自己“天憎人恶”,那么,他做起坏事来便心安理得了——既然我不是好人,为什么要做好事呢?再说,做好事也对不起大家给我的这么多称号啊!
所以,他们往往拿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就这样了,随你处理。相对于前一种学生,他们的问题处理起来就困难多了。
我们这里所谈及的心理平衡问题,可以用心理学上一个经典的理论加以解释,那就是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费斯汀格认为,假如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例如,一个学生有这样两种认知:“当学生不应该迟到”,“我迟到了”,这个人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因为由“当学生不应该迟到”可以推出“我不应该迟到”的结论,而当他的行为恰恰与这一结论相反时,他就会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因此,犯了错误,好学生之所以产生痛苦心理,恰恰是因为心中存在“好学生不犯错”、“我犯了错误”两种失调的认知;而一些“后进生”之所以摆出无所谓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存在着“‘后进生’常犯错”,“我犯了错误”两种并不失调的认知。
根据认知失调论的观点,当一个人处于认知平衡状态时,他并不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也不需要改变态度和行为。所以,如果一个学生拿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针扎不透,水泼不进,“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语),那么,确实是让老师头疼不已。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人至贱则无敌”说的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就这样了,你能把我怎样?”时间久了,很多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简直要失去耐心,有时候甚至忍不住在心底里骂上一句“死猪不怕开水烫”,然后继续束手无策。只是,对付这样的学生,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道理很简单:既然死猪不怕开水烫,那么,什么猪怕烫呢?活猪。
那我们要怎么办?很简单,救活了再烫。
当然,这里我们用“活猪”、“死猪”来比喻学生并不恰当,但话粗理不粗,这个思路恰恰说出了对付“破罐子破摔”学生的关键所在,即:一些学生之所以犯错之后还丝毫没有悔改之心,恰恰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用一个较低的自尊心来达到与犯错行为的协调,所以,他(她)才能拿出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怎样”的态度而毫不愧疚。所谓“将死猪救活再烫”,转换成一般表达就是:先帮学生找到自尊心,然后再批评他。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呢?教师的第一种武器:赞美。
通过赞美,表达你对他的认可,帮他(她)找回本该就属于他(她)的自尊心,提高其自我认知,自尊心提高后,再让其分析自身问题,体验心理失调,最后让其感觉到做了蠢事,进而完成转化。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批评一个学生的前提,是他(她)有自尊心。
只有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面对自己错误才能有所愧疚;只有一个对自己有良好期待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才会感到认知失调;也只有认知失调,对错误有所愧疚的人,才能修正自己,不断进步。当一个屡屡犯错的孩子,被老师叫住:“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她)也清楚地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暴风骤雨”,那么,如何应对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呢?聪明而又错误不断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将自尊心放低,将良好的自我期待收藏起来,更容易实现自我保护。
同时,因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的人与犯错误之间还相对协调,不会引发更多的心灵痛苦,所以他(她)能够当着老师的面,表现出:我就这个样子了,你尽可能批评吧,我无所谓。
一个本来就犯了错误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时候竟然拿出无所谓的态度,没有经验的教师看到此情此景,往往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但一通情绪高昂的训斥,一顿脸红耳赤的说教,就算声音够大,情绪够烈,可能会有效果吗?并不,有的可能仅仅是怒火的发泄而已,得到的也往往只是学生走后留下的挫败感。
有经验的教师会怎么做呢?他(她)会知道,学生之所以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其实并非真的无所谓——生活中的每个人,即使那些人人皆知的所谓“差生”,他们也对自己有良好的期待。
那种无所谓的表情,只不过是面对可能的批评所做出的自我保护姿态,用低自尊来平衡自己的错误,避免认知失调的痛苦,进而躲避自我成长的修炼。
因为人只有在心灵痛苦的时候才会寻求改变,而处于认知平衡状态的人也不会产生变化的需要,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回他的自尊心,培养他(她)的高自尊,然后再点出错误,引发失调和改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交流是往往从赞美和认可开始的——首先,聊些家常以放松学生顾虑,顺势迷惑一下学生,让其不了解此次谈话的目的,典型的语句如“近期怎么样……”之类。
其次,主谈学生优点,帮其建立自尊心,比如“你和同学们的关系非常好,行事讲义气,众人皆知,老师我也很喜欢你这种性格……”之类。
要注意边谈边观察,当发现学生放松警惕,面露轻松的表情,自我感觉逐步升腾,就说明他(她)的自尊心回来了,那么谈话的关键时机也就到了,于是“一剑封喉”,点出其错误:“既然你这么好,为什么犯那么愚蠢的错误?”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起始。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所拥有的“有自尊心的学生应该积极进取”,“我犯了错误”两种认知虽然会导致失调,进而引发心理痛苦的体验,但最后的改变并不一定符合教师的期待。
因为根据认知失调论的说法,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不仅仅一种,至少下面这些都是可能的选择:
1. 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当学生在“有自尊”和“犯错误”两种认知引发失调时,他(她)可以通过改变“犯错误”的认知来恢复平衡,比如,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来平衡自己的高自尊。
2. 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如学生可以在“我有自尊心”,“我犯了错误”之后,再增加一个“谁都会犯错”来获得新的平衡。
3. 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如学生可以在认知上降低“犯错误”的权重来平衡高自尊,即形成“我是各有自尊的人,我犯了错误,但错误不大”进而达成心理平衡。
4. 改变行为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即学生的未来不再犯错来平衡高自尊,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但很明显,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这四种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破罐子破摔”学生的时候,通过赞美培养自尊心,进而引发认知失调仅仅是工作的开始,我们在行为改变之外,还必须截断他(她)不通过行为努力就恢复平衡的道路,比如,认真调查取证,让其对错误无处抵赖;再比如,告诉他“谁都会犯错误,但不是谁总是犯错误”,再比如,提醒他所犯错误并不是小事,影响很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