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自己在两个月前加入新精英咨询师督导营时,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要看完《熙娟叙语》并输出读后感。
可连续三周,都把这一目标列在周计划上,却迟迟没有行动。
我不免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一直拖延呢?
是目标拆分地不够细致么?或许吧!
最近事情繁多,写作貌似也毫无灵感,有种写不下去的感觉。导致最近两三周都没有什么输出可言。
但其实我深知,写作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随时练习,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得的技能,和毫不费力的一件事情,然后再慢慢通过刻意练习和外在监督,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回到《熙娟叙语》这本书来,虽这本书只有薄薄一本,160页,但通篇读完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及领悟力的。
书名:《熙娟叙语》————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
作者:吴熙娟
1958年生于台北,1985年在中学任教五年后赴美求学,并获美国佐治亚州州立大学心理咨询系研究所硕士与爱奥瓦州立大学家庭与婚姻治疗博士。
2005年开始在亚洲华人地区开展叙事和后现代家庭治疗实务工作训练与督导。
这是熙娟老师唯一的一本著作,虽很薄,但字字句句堪称经典,也是生涯咨询领域必读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精读,细细品味。
今天,我就先从文章中的问题入手吧!
第一章,熙娟老师讲到,她想成为咨询师的动机,以及这背后的脉络和意义。虽然有一丢丢个人化,感性的成分居多,没有任何技巧和套路可言,但往往越是这样的作品,越显得真实可贵。看完之后,你会感叹:原来。大师的成长之路是这样的,仿佛给了你一个大的框架和轮廓,比如给你呈现一颗大树,告诉你这就是主干,那些技术是用来装点的树叶,树叶你可以随着时间慢慢丰富沉淀,但大的框架不能走错,错了就容易走偏。
那么反观我自己,我想成为咨询师的动机在那里呢?
我想这可能要追溯到我读小学的年代去了吧!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的后排两同桌(一男一女,不记得因为什么事情产生了矛盾)我非常热心地掺和进去,积极帮助他们调节矛盾,太忘我,以至于上课铃声响了,我却浑然不知,最后被语文老师罚站。
这个场景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每次回想起来,总是那么历历在目。
虽然这好像和咨询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但起码从那个时候就能看出,我是一个爱管闲事,凡事好奇,热心助人的家伙。这也是咨询师必备的素质。
熙娟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让我开始思考:“生命似乎总是在给我提问,到底做什么我内心会由衷地欢喜,到底做什么我内心会打个问号去质疑?”
其实,做自由职业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越来越清楚明白,自己不单单适合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仅仅是能自由表达,也会让我雀跃不已。
熙娟老师写到,她放弃了台湾稳定的教师职业,去美国攻读咨询博士学位,得到了父母和家人的支持,我虽然在现阶段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除这一点上有些挫败外,我还算坚定。
总算明白了,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人是要懂得取舍的。
思考下一个问题:我想学好咨询的因素是什么呢?
我希望能够懂得别人,理解,彼此有深入地连接,是一件挺让人兴奋的事情。咨询的过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不管是行为认知上还是生活方式上。很多事情也没有那么执念了,降低了得失心,心态变得越发稳定。也学会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遇到困难时,更多地考虑从困难中学到了什么,这件事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我带来了哪些礼物? 同时,通过咨询,也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刚刚毕业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稳定的企业高管,事业成功的女性创始人 .....不管哪类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每一类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问题,也都有待解决的课题等着大家一一去攻克。所以,我的心态也越来越豁达,看问题的角度也更丰富。同时也想通过精进自己的咨询技术和专业来帮助到更多的人。
对我而言,怎么才算是成功的咨询师?有哪些必要的元素呢?
我认为是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帮别人解决问题,让他们获得成长和价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支持、温暖和力量。必要元素有共情,理解,逻辑清晰,不带评判,以及善于抓住关键的点。
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靠的是尊重,而不是爱。道理很简单:你只能爱少数人,但你必须尊重所有人。————周国平
还有咨询师也是人,也有常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惑,所以还得学会悦纳自己,拥抱变化,持续地精进,不断地成长。
咨询是需要时间积累和历练的,所以还是那句话: 咨询是最好的修行。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