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已经接近尾声,但这本书中的句子、故事、人物都深刻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1、当被试们相信将要继续与一个没有吸引力的的讨论小组相处时,他们不仅公开的依从,而且似乎也将这种依从内化-这就是自我辩护。
2、一个相貌堂堂的绅士,肯定会比一个衣衫不整、神色不安的人拥有更多的追随者。
3、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一事实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要处于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要求遵从的价值取向的紧张冲突状态之中。
4、留给个人的私密性越大,人们出现从众的可能性越小。
5、引起恐惧的信息与每个观众的行为联系越密切(因此对这些人的威胁也越大),这些人越会促使自己相信信息中提到的危险被夸大了。
6、恐惧激发和具体指导相结合,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
7、在那些志趣相投、休戚与共的人们中间往往能够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8、一个目的是确保自己的意见正确;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不辜负他人的期望来赢得他人的好感。
9、事例越是生动形象,它们所产生的说服力越大。
10、如果大量的人在场观看危难的发生,受难者很可能得不到帮助。
11、令人震惊的是,为了服从权威而置他人于痛苦境地的人们,比例竟会如此之高。
1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个产品越熟悉,它便越有吸引力。
13、自利偏差指的是个体所具有的这样一种倾向: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性格归因,而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情境归因。
14、那些最强烈地要求对这类行为进行打击的人,正是那些受到过强烈诱惑的人,这些人几乎快要屈服于这种诱惑,但最终还是拒绝了。
愿你阅读愉快!
END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慈怀共读,每10天共读一本经典好书,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