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公元817年,白居易在江州。此时正值初夏,微风拂面、鲜花烂漫,树枝吐绿的盎然春季已过。时已入夏,人间大地,春意阑珊。
诗人醉心于山水,行至山间。此时踏春时节已过,这番出游,算是怀念一下逝去的春光吧。却不曾想,刚刚依依不舍地告别春天,却又再次在这人迹罕至的山间相遇,是与春光有特别的缘分,还是自己未知的另一个世界?
提到江州,再提到白居易,人们总是会想到好多有关的诗句,其中最先闯入脑海的,是《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奋斗官场的文人大军中的一员。凭借其才华,白居易早年的官场生涯可谓是平步青云,顺风顺水。他一路步步高升,升至左拾遗,也许是这一路春风得意,造就了他不畏权贵的性格,于是对于品味高于自己的官员,他依然直言不讳。这样的作风,自然引起了当朝权贵的愤怒。得罪了权贵的白居易,被贬江州。
在这个山水如画的偏远之地,无数瑰丽的诗作就此诞生。
优秀的诗篇常来自山水之间,自然深处,尤其诗人身处逆境时,更加想要远离世俗纷扰,亲近自然,徜徉在天地之间。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
作《大林寺桃花》一诗前,白居易还作有一篇《游大林寺序》。时已春色将逝,白居易与十七人同行,共同前往大林寺游玩,同行人中,有文人,有官宦,也有东林寺的出家之人,各行各业,形形色色,这般出行的队伍,着实令人觉得有趣,不禁悦然成行。
大林寺建在深山之中,地处偏远,人迹罕至。一行人先是路经大话城寺,到达第一座山峰的峰顶,休憩片刻,再次上路,过了许久,才到达位于香炉峰上的大林寺。
虽然路途艰辛,跋涉过几重山水,但围绕着大林寺的优美风光让人不禁感慨之前行路是多么得值得。寺院坐落在一片人间仙境之中,不闻世声,不问世事,连建筑中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透露出超凡脱俗的姿态,对他们这群人间来客说,仿佛这里不是凡间,而是纤尘不染的仙境。
在这样的幽谷丛林中,绿树深院内,住着怎样的世外高人呢?
这般幽静的、凌然心旷神怡的环境,实在是个绝佳的修行之处。身处其中,不由得会静下心来,丢开一些干扰和牵挂,思考生命,思考轮回。
大林寺的四周,围绕着一条潺潺的溪流,溪流穿过茂密的竹林,蜿蜒而下。远远地就能看到溪水之下沉淀着的颗颗卵石,每一颗都光洁剔透,仿佛都有了生命,有了思想。
寺院之中,是几所朴素而精致的木屋,作为寺院的修行之处,几位僧人在院中缓缓走过,人与环境似乎合为一体,都是寂静的,超然的。僧人们似乎没有发现这一群不速之客,并不受他们的惊扰,继续着自己的步伐,继续着自己的修行。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山间美景中,醉心于美景,不可自拔。
白居易在美景中回过神来,看向小溪畔夹岸的桃树。就这一眼,便收回了他凝聚在大林寺上的心思,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时已初夏四月,桃花开尽,落红遍地。春意阑珊,百花盛开的时节已过去,大地上的植物都被夏天披上了茂盛的枝叶,绿树成荫。
分明此时已繁华落尽,粉嫩的花朵换成了凉爽的绿荫,花瓣争相落入泥土中,为来年的盛开奉献肥美的养料。花瓣离去的枝头上,渐渐开始形成了小小的果实,悄无声息地开始生长。
然而眼前的一幕令诗人吃惊到移不开目光,分明春天已去,芳菲落尽,而这如世外桃源般的山间,竟然还盛开着朵朵桃花,迎风绽开着笑脸。
诗人几乎忘记了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这般奇景,思来想去,最终舍弃了所有华丽的辞藻,用了最朴素的叙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白居易眼中,世上已没有什么词语可以形容这般奇异的景象。
难道,这真的是到了仙境,已与自己身处的人世不是一片天地?
难道,这里真的是神仙的居所,这番美景和久未凋谢的烂漫桃花是神仙的杰作?
诗人心中说不出、道不明的激动,对这番美景爱不释手,无论如何都移不开视线。他不断思索着,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在世间已逝去的温暖春天在这世外山间重现,那些在人世间已凋零的花朵,又在这山间溪畔再次绽放。
后人读罢此诗,或许会不由得用科学的眼光来评判诗人所见,会很自然地去联想海拔因素、气温因素。诗词是艺术,是古典艺术,充满着神秘的气息,套上科学的帽子,就没了味道。
也许正是古人对诸多科学现象的无知,而创造出了无数的山水田园诗歌。他们不知道为何人间的阳春三月又在这四月的初夏再次出现在山林中,他们也从未见到这般奇异的景象,于是,免不得目瞪口呆,大惊小怪。
景色引人吃惊,作品才能引人入胜。
白居易前半生起起落落,走过这片辽阔土地上的大江南北,然而,却从未见到这般景象。他不知此景为何,便以为误入仙境。面对这满山的灼灼桃花,他不仅是惊讶,更多的是欣喜。
人间三月已去,白居易一介文人,自然最爱春天,阳春三月,满目都是勃勃生机:嫩绿的草,翠绿的叶,粉红的花,冰雪刚融的流水,以及冬眠刚出的各种动物……每个所到之处都那么令人喜爱。然而春光苦短,如白驹过隙,指间流沙,转瞬即逝,怎么留都留不住。诗人满心烦恼和怨恨,他恨不得飞奔而去,追上那灿烂的春光。然而春色不解他的心思,毫不停留,就这么溜走了,迎来了灼热的盛夏。
一切都是那么的始料未及,他竟然在这陌生的山中,与他心心念念的花红柳绿的春色再次邂逅。“芳菲尽”是令人难过的,仿佛自己此生最珍爱的女子,突然抽走的纤纤素手,没来得及告别,就匆匆离去。而“始盛开”是欣喜的,那个不告而别的女子,竟然像约定好似的,在这山间溪边等待着他的到来。
诗的前两句看似是朴素的叙事,只是一位一身文学气息的人在为你讲述:天哪,你看现在时已四月,美妙的春光早已不在,百花都凋零殆尽,但是近日山中,我竟然再次看到了第二个春天,山间的桃林,才刚刚开出花朵,实在是一件幸事!
但前两句又是在写情,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珍惜之情,跃然纸上。
不知诗人是不是真的在美景中恍惚出了神,飘飘然竟觉得这已不是在人间,所以有了“人间”和“山寺”的对比。也许这真的是神仙修行的地方,是山中的神仙,造出了这满山春色。但他又清醒过来,分明寺院中的僧人在静静地扫地,竹屋中传来念经的声音,若是仙人,必不会是这般景象吧。于是诗人在第一句说了“人间之后”,猛然回神,最后还是没有写出“仙境”,而是写了“山寺”。
这时白居易如同一个孩子,对于春天的离去表现出些微的恼怒。他太热爱春天了,春天的一切都能让他感到温暖而充满阳光。
这时的白居易所处的,正是人生最失意的时间段,官场不顺,遭到贬黜,远调他乡,他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几乎每一位文人,都胸怀报国理想,渴望实现自己伟大的人生理想,年少离家,在官场摸爬滚打,最终得到朝廷中的一个要职。白居易就是这大军中的一员,并且是比较成功的一位。然而他没有成功到最后,为朝廷奉献几十年,年岁已老时,却遭到了排挤和贬黜。这大概也是很多文人的必经之路,有气节,有风骨,不趋炎附势,不攀附权贵,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然后“顺利”地得罪了权贵,远走他乡。
这时的白居易,还是在《琵琶行》中听到悲伤乐曲就涕下沾襟的多愁善感之人,此时他必定对自然美景最为热爱,甚至依赖。只有身处美景中,才能忘记官场的不顺,醉心于山水,沉醉于吟诗作赋,悠然自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诚不我欺,春色之美,是任何一个季节都比不上的,它的美,不仅在于满目的绿色掩映着红花,更在于大地复苏,一切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生命之美。
白居易热爱着春天,在这春光中忘却了不快,重拾生活的希望。然而春色匆匆,挽留不住,还未等他痛快地享受这春光,春天已去,无影无踪。
白居易想要去寻觅春天,找回这美好的春光,却寻之不得。
然而近日山中,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烂漫春光,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白居易心中责怪与欢喜杂糅在一起,甚至有些哭笑不得。
但最终还是满心欢喜,寻寻觅觅却找不到的春色,原来没有留下这人间独自离去,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与人捉迷藏,藏在这深山之中,就等怀念着它的世人在此找到它。
在诗人的欣喜之中,春光活了。在白居易眼中,这春天是个孩子,顽皮地从人间溜走,让人苦苦寻之不得,自己躲在这山林中,也许是想令看到它的人大吃一惊,也许是想给想念着它的人一个惊喜。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宏大的比喻,只是怀着欣喜而激动的心情,将自己在山中所见娓娓道来。就如一盘清淡的小菜,看似平淡,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