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烦透了手机,很想把它从窗口扔出去。
出门若能不带手机,那是最轻松自在的。可是一想到要带银行卡、会员卡之类,而这些东西手机里就全包含了,就有一种无语的抓狂,这才意识到想放下时却已经不能够了。
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手机,无论是支付手段的依赖还是心理上的依赖。我发现,即便我没有收到任何微信、消息,我还是会隔几分钟就拿起手机看一看,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在电梯间里如果遇到有人同梯,也会习惯性地把头埋在手机里,一副很忙碌的样子。外出吃饭的时候,虽然出于礼貌不会拿着手机吃饭,但它就在碗碟旁边,仿佛无法忍受它消失在眼前的范围里。昨天朋友告诉我,她骑单车去上班,下车后发现手机找不到了,为了找手机找出了一身汗,吓坏了。怕什么呢?怕个人的信息丢失。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记录、承载了太多私人信息,手机一旦丢失,最可怕的莫过于这些私密信息也一并丢了,不知会造成多少有形、无形的损失。
可是,这依赖就解除不了了吗?手机注定就这样不能离身了吗?
经过一番思索,我得出一个结论。我认为,说来说去,这种依赖还是一个意识问题,换言之,“依赖手机究竟是不是很可怕”的答案取决于如何看待、定义手机。
“过于依赖”,指的是使用手机的频率过于频繁,且包括有效使用和无效使用。对我而言,无效使用的频率比有效使用的频率要多得多。有效使用,是指用手机进行必要沟通,比如工作、开会、提交报告、处理文件等等,还包括用手机阅读、听书、理财、转账、订餐、订花、订水果等生活日常必需项目;无效使用,是指抱着手机聊天、逛街、刷屏等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可有可无的行为。拿我来说,带着手机出门不见得就不会不自在,把它放在包里,只有结账、定位、打电话等必须使用时才使用,其他时间让它安静地躺在包里最深处好了,就像躺在大西洋海底。这里所说的“安静”不是指手机没有消息提示等,而是指心境的安宁。
心安则一切安,心静则万物静。说到底,是否安宁、自在还是心的作意使然,不要把脏水都泼给了手机,手机多冤枉啊!
顺祝六一儿童节快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