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组 张蓉蓉 李欣婕 王楠楠
小组心得:
说起学习,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坐在课堂上端端正正的看书、写字。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记住的知识少之又少,即使记住了一些,也很有可能不再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学习的动机都是来自于一些外界的(如老师或家长的期望等),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千百年来,学习作为一个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但是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思考过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这本书针对这一现象从“怎么学习?为什么学习?”、“关于学习的新研究”以及“学校和文化机构的转变”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下面是我们小组读了本书后的一些感悟:
首先,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先更新一下对学习行为发生场所的固有认识,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校园里,家庭和社会也可以成为学习发生的场所。
其次,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不仅扮演了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他们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启动者、学习欲望的传递者,还应该是一名好的“导演”。教师除了要讲好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以外,我们认为,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更应该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再次,学生应该改变以往对学习的态度,学习应该始于学生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件能够让自己获得成就感的事情,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建立一个更深层次的学习动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种能够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景,使学生将这种情景与自我相联系,产生一种“匮乏感”,让学生产生一种自我超越的愿望,进而建立强烈的学习动机。另外,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元认知能力,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进行监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认为我们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机械的将课本知识搬运到自己大脑中,而是能够将只是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通过在真实情景对知识的运用实现学以致用。作为一名准教师,我们觉得我们应该积极地探索、更新我们的教学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张蓉蓉: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内心是有点抵触的,在我看来,我们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早已知道学习是什么,无非就是把老师讲的知识点学会,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加以巩固,期末考试的时候考察一下掌握程度,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我还是抱着试着“浏览”一下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也开始认识到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太过于片面。
在这本书中,作者论述的逻辑十分严密,他始终以一种客观的、冷静的态度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通过十分贴切的例子让读者出产生共鸣。书中提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或者学习的设计者为了符合主流的教学模式而生硬地将学习活动往上套,他们忽略了学习其实就是让学习者真正掌握并应用迁移,所以,学习者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是枯燥无味并且没有实际意义的,逐渐地,学习变成了“伪学习”,变成了一间十分痛苦的事情。因此,为了挽救这种局面,教师和学习者,都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看法,采取行动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
首先,学习者需要知道学习虽然是一个代价巨大的过程,但却是一件益处无穷的事。学习是在情境中寻找、互动的过程,只有落实到自身层面,在自身思维系统进行阐释理解,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
其次,学习需要一种持续的强有力的动机来支撑起整个过程,这种动机是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动机,通俗来讲就是学习的欲望,即希望通过学习来弄明白感兴趣的事情。这种动机的产生,是学习者在发现自己没有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产生的,随着学习者深入的学习,他们会尝到一些“甜头”来激励自己继续学习来超越自我。而对于没有动机的学习者,我们则需要正面的激励并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关注。
在有了强烈的动机之后,学习必须要结合情境来实践操作,通过自我发问、和现实对质、与他人对质、与他人论辩,逐步发现自己观点的不可靠之处,进而探究与自己对立面的观点,丰富自己的推理和观点。
在书中有一个例子我感觉非常恰当,作者把先有的概念比做了一堵墙,要想看到墙后面的东西,即要学到的东西,我们必须越过墙或者上升到可以看到墙的背面的高度。但是,与障碍斗争的结果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也可以不翻越墙,即不进行解构,我们也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建构,通过建立脚手架、斜坡、桥等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些学习是非常抽象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借助图像、图示、模型等进行学习,在借助这些工具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自己参与制作,从而意识到需要应用哪些因素加表现联系,有了这些活动的参与,学习者就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记忆。这些已学的知识,必须触及到新的情境,即通过自我教学和行动迁移进行调用。至此,一个大体的学习过程才算完成。
由于时间原因,我只是粗略地读了一下,感觉其中的细节和原理还需深入体会,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本领,这本书包含的学习原理值得大家都细细品读。这就是我的读后感悟。
李欣婕:
《学习的本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学习不是简单的对于知识的复制,而是通过旧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先有概念”)对新知识进行解读,然后推翻旧知识的过程。因为每个学习者的先有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对新知识的解读程度和接受情况也都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在《学习的本质》这本书中得到的启发也就因人而异。我将根据我最近的经历,谈一谈自己读到的和想到的。
学习者的先有概念的重要性:
在学习者与教学者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了解熟悉学习者的先有概念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则会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脱节。比如,我辅导过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讲解试题的过程中,他经常随声附和,表示他已经明白了。但是当我让他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时,他又面露难色。这时我询问才知道,他根本没有听懂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很多词语他都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理解。在此之后我便时常注意我的讲课用语,并可以放慢讲课速度,观察他的神情看他是否真的理解。现在的中小学,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四十到五十名学生,想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而学生又通常习惯于顺从、随大流,听不懂也不会主动提出来。所以,要改变这样的情况,老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比如,下课后在教室中找不同程度的同学进行课堂内容的询问,或者当堂提问,即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适合学习者先有概念的修改。
我所看到的传递模式的教学和应试教育评价体系造成的影响:
仍然通过我的辅导经历进行说明。都说现在最累的不是小学生,而是小学生的家长。孩子考得差,叫家长;孩子成绩退步,叫家长;家长之间聊天时还会互相攀比孩子考试成绩。所以考试成绩在他们看来尤为重要,导致几乎每次考试家长比学生还要紧张,他们也因此要求孩子对考试重视起来。尽管孩子还是小学生。在我看来,小学是一个在快乐中探索知识的过程,如果一旦让他们形成了“考试是最终目的”这样的观点,学习者会变得满足于被动接受,不再对任何事负责,因为要想成绩好,他只需记住老师讲的东西,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回答老师就可以了。这也就是传递式教学模式明明有很多弊端却又不容易改革,因为考试体系摆在这里。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有人建议这些学习者换一种学习方式,后者会竭力维护现有体系。所以,传递模式的教学和应试教育评价体系造成的影响,是固化了学习者被动接受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当一个小孩子语文卷子考满分,古诗全都背下来的时候,他甚至都不明白那句诗的意思;当他把数学全部做对,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计算这些题,反正做对了家长老师都会很开心。这样,学习真的发生了吗?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真的很应该读一下《学习的本质》这本书,不仅读,还要反思,要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使学习真正发生。
王楠楠:
读完学习的本质,感觉醍醐灌顶。做学生也有十多年了,虽然没有很系统地去思考过到底学习是什么,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偶尔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学习技巧”吧。比如说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联系相关的“先有概念”,这样可以加深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原文中提到:要想成功学习,仅获得一个简单的信息是不够的!信息只有在一个精心编织的知识网络里才具有意义!对这一句我尤其深有感触。回想我的学习经历,往往是将学习到的一个个简单信息直接简单地存放到大脑中,并不会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所以当做题时遇到相关的知识再去翻课本,这样重复几次,才能建立它们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作为学习者没有将知识内化,联系原有概念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需要多花好几倍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说,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是机械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考点,还是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真正地将课本上所谓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一位有想法的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