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
从逻辑的角度很容易看出这句话的荒谬之处,但美国作家艾伦瑞克用亲身经历进一步告诉我们,不是这样。
在《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中,艾伦瑞克为了解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生存状态,隐藏自己博士和作家的身份,深入美国底层社会,严格要求自己,从最底层的行业开始做起,一步步为我们解开底层人民挣扎求存的现状以及辛苦劳作仍然不能改善贫困生活的深层原因。
在化身底层劳工期间,她流转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先后当过旅馆房务员、清洁工、沃尔玛的售货员,遇到过来自不同环境的上司与同事。在书中着重描写了自己在此期间挣扎求存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真实在现了底层劳工工作、薪资、福利、住房、雇佣关系等现状,读起来发人深思。为什么我们越努力反而生存越艰难?
贫穷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贫富差距之大也如此令人咋舌。
有人说穷人是因为思维穷,比如说不会投资自己学习新技术以期获得更高报酬的工作,不会学习投资理财让自己的收支更有计划,不敢冒险尝试,甚至是穷人与生俱来的懒惰害怕思考造就了他们必然的贫穷。我只想说敢这样说的人一定是一个政客或商人或虚伪的理论家,因为只有他们才会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言论。因为他们喜欢忽略事实,在纸上或者是用几个极具欺骗性的数据来谈论平穷与富裕。你可能也会说,我就是嫉妒,就是因为自己是一个穷人。是的,我是一个穷人,我讨厌这些毫无根据的说教,我更喜欢用自己看到的事实来洞察身边的世界。
【2】
高考之后我曾经有过一段在工厂兼职的经历。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个工厂,应该是一个加工作坊。外表光鲜亮丽,我记得是一个叫什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牌照,然后在小区租一套房子,加上董事长经理和手下的普通工一起差不多十个人。主要从事鸡蛋包装,我们的工作就是对从养鸡场运过来的鸡蛋进行分类,按照大类分小类,根据小类分一二三,直至不能分,每个蛋都有一个坑为止。
挑蛋的流程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鸡蛋运回来之后放在秤上称重,清楚地标出每一箱鸡蛋的重量,然后用不同的塑料包装盒(一般是六个一装、十二个一装、十八个一装)包装,把挑好的鸡蛋用抹布或钢丝球擦干净之后贴上不同的标签,放进塑料包装,然后两盒一放放进纸质的外包装中,然后用打码机打上年月日保质期。就是这样的。整个流程很简单,熟能生巧之后我们一天差不多能包上一百多盒。
但不要以为就这样,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老板是喜欢看到自己的员工没事做的,他们恨不得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事情按时完成的同时再承担明天的工作,后天的工作。总之老板的这种心态就像韩信点兵,像有一匹不食草的千里马,而且恨不得马儿一天跑两千里,三千里。所以我们经常被没有尊严的变相监督,只是为了防止我们偷懒。我记得有一天我们的效率非常高,把所有的鸡蛋都包完了,在仓库里没有一个多余的鸡蛋,我们以为可以休息会早下班,结果在女经理的要求下我们开始做卫生,卫生做完了还没下班,我们又开始整理仓库,后来索性把所有的包装纸标签抹布全都里里外外翻拾了一遍,终于下班了!
就是这样的,后来我们学聪明了,在经理老板下来变相视察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把手脚全都放慢了好多。事实证明,这一招很奏效,结果一般都是老板啥也不说了,每个人该干啥干啥。我们之所以这样做还真不是因为想偷懒,只是不想每天都被驴一样赶着做这做那,我们也需要自由,哪怕是不自由中的一点点自由,至少我们觉得是有尊严的。大不了反正我们是兼职的,走就是了,需要兼职学生的厂子多了去。不过对于正式工就很苦逼了,因为他们怕被炒,所以战战兢兢委曲求全。
下面说一下我们的创造的价值。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体会到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是怎样运作的,或者说第一次看到商人手中的利润是怎样被创造的。我没有去他们的鸡场研究生出灵芝蛋的鸡是不是有两个头,那里的鸡是不是每天都在听舒畅的音乐,喂养的饲料是不是从国外进口用飞机运的,因为我觉得没必要。我想天下的鸡都是一样的吧,养鸡成本如果那么高是不是利润就被压缩就很少有人会去养了。既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生出的蛋价值差异这么大。
我在包鸡蛋的时候发了一个说说:什么灵芝蛋幸福蛋,全都是坑爹蛋。然后配了几个带着鸡蛋笑脸的外包装图。的确是高利润,按照不同品种的蛋价格不同,我见过的最低价格的蛋就是一盒一百三,十二个,而且是一口价,最贵的是灵芝蛋,一盒二十四个一口价三百六。就是这样的。而且他们的销路似乎还挺广,天天都在往武汉黄家湖和其他地方的超市送,还有一次直接送到某军分区的。这里面还有很多退回来的鸡蛋,怎么处理的?当然不会扔掉,我们把退回来的蛋挑选之后重新贴标进入下一轮市场,或者时间久一点的直接贴上底一档的标签接着卖,当然他们肯定不会砸自己的牌子,挑的时候会人工把鸡蛋打碎看有没有变质。这里不是说他们的鸡蛋质量没保障,只是想说他们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创造利润的机会。就是这样的。
我们的待遇如何呢?兼职学生,一天七十,包吃住,早上八点晚上五点,中午休息两小时。不要想吃的有多好,我记得天天顿顿都是鸡蛋,好在我么有一个好师傅,红烧,煎炸,清炒口味是不断变换的,即使有一次杀了老板的鸡加餐的时候还是离不开鸡蛋。所以现在我都怕见到鸡蛋,那种感觉想着都难受。
【3】
让我思考的倒不是自己的经历,我是学生,去兼职,赚着钱都是自己花,赚得多多花点赚的少少花点,实在赚不到就回家,家里吃喝不愁。但有的人就不一样了,我们父母那一代哪个不是迫于生计外出打工的,每个月都少说有个三五千,但怎么花呢?住房要钱,水电要钱,柴米油盐要钱,家里孩子上学老人生活都要钱,这就是现实。
他们每个月三五千的工资好挣吗?初中的时候我去过我爸工作过的工厂,暑假六月伏天,大中午连请个假接我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忙着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去那么远的地方。我回去路过他们厂子看着他的时候,那一幕在我心中始终挥之不去。为什么穷人拼命工作还这么穷?
从早上进去的一刻起,到晚上出来的一刻止,整个工作状态完全暴露在监工的眼皮下,没有丝毫尊严。谁敢说他们不够努力,朝九晚五加班加点他们可以偷懒吗?不想被炒你可以试试。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家庭的重担必须要有人扛,全中国有多少个这样的家庭,我身边的同学很多人的家庭都是这样,甚至不如这样的也有很多。在收入有限开支庞大的家庭里你告诉我穷人该怎么投资,他们连拼命工作所挣得钱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一大群人却在教穷人该怎样投资。当一个人连下一顿吃什么都有困难的时候哪来的钱投资?
难道他们不敢冒险吗?当一个自以为是敢于冒险并试图通过冒险来改变贫穷的行为和一大家人的生活绑在一起和子女的入学教育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没有这个勇气。因为在他们看来冒险所带来的改变是不稳定的,而家人生活子女教育一旦冒险所带来的危机是即视的而且是不可逆的。作为一个趋利避害的人,一个经济人理性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自以为是,衣食无忧仗着自己的知识多学历高,处处去指点穷人该怎么做。还是像艾伦瑞克一样去底层体验一下贫穷之后再提意见吧。
“努力工作就能改变贫穷”,“努力工作就能出人头地”,“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我很努力”。很讨厌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些话根本就是百害无一利的鸡汤。现实是就算你努力工作,你比你自己想像的更努力,但是你还是会发现自己永远徘徊在贫穷与负债的边缘,现状没有丝毫改变。
贫富差距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差距越大我们需要做的事就越多。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差距的存在,在我们还没有陷入上面说的那种贫穷与负债的死循环之前,在我门还没有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之前,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一份更体面更自由更有尊严的工作,不要等到真到了那一天才才开始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