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的一本名叫《终身成长》的书,看到里面的几点内容,让我自己和工作多了一点思考。
一、固定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
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即相对刻板固定,不能以成长和长远的眼光看待一件事,成长型思维模式则反之,是时刻处于学习和成长的状态。
我在性格和沟通交流上的变化
从小我其实不是一个完全能敞开心扉、容易和人沟通和交流的人,从小学到高中,我几乎不会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即使我会,只要被叫回答问题,就会紧张脸红,所以我被家长、朋友、老师、同学定义为内向、不善于沟通的人,并且刻板。但大学生活的开始,我发现我并不完全如此,我有耐心,善于沟通交流,喜欢学习和自我反省,并且也不完全是一个无趣的人。估计定义我为内向不会沟通的人不会想到,今天的我,虽然仍然不够好,但我能和朋友、同事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并且我不觉得这是我的障碍,反而我比别人多了一份耐心。现在的我,也能顺利在多个同事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不完美,但还算流畅。我曾经困惑自己为什么内向不善沟通,其实这些都是不是我,是别人给我的标签,任何人都没发真的定义我们,除了自己。
学习和成长
似乎年纪越大,我们怕的事越多。书里提到“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当中最艰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和丢脸,他们向前,摔倒,再站起来,就这样跌跌撞撞前行。”我在想,已经不再是学生时代的我,有着更多的阅历,有着读书后的积累,为何会更害怕,也许因为担心失去和犯错。也许我应该更勇敢,面对未知、面对生活、面对自己,不是逼自己做一些过于勉强的事,而是真的想让自己努力看清自己真实的样子。
两种思维模式,我是哪种?
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是固有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结合,只是分布的区域不同而已。不能说自己一定成长型过多,只是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学习更多,并且有更多成长。
二、两种思维模式的关注点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更关注别人如何看待你,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不论是工作和生活,其实都需要我们更关注自己的提高和成长。比起别人的眼光和说法,自己的成长和学习难道不是更重要吗。尤其是在生活、工作中自己犯错的场景,更关注自己为何犯错、错在哪里、如何避免下次错误、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其实如果是在乎我们的人,比起错误本身,也真的更希望看到我们的成长,多余的人,其实根本没有在注意我们,多关注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就好。
三、关于“完美”
其实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不会有完美的工作者,完美的合作伙伴,生活中也不会有完美的另一半。不会有人什么事都能处理并且处理的足够完美。工作中得到肯定的人,其实不是这个人完美,只是这个人靠谱,一件事在他手上不会落地,即使不会,也会努力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
工作中对待工作伙伴,生活中对待另一半,我们都不能用过于“完美”的眼光来要求他们。其实不论工作、朋友还是恋人,我们都要试着不挑剔,但也不是过于美化,放在神坛上崇拜,正常并长久的是要互相看到缺点并一起改正,鼓励一起学习新事物,互相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