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无重点,人物未开发,情节原始段子落后,这就是本·法尔科内和梅丽莎·麦卡西这对夫妻档第二次合作的结果。
有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电影当中,对一名导演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当然,每个导演都需要热爱他/她的电影,并为之付出努力,但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或这或那的原因使得个人情绪影响了艺术判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自编自导的电影项目中,特别是当这位导演/编剧还在电影中承担了表演任务的时候。
而更大的风险,就是上述情况下,又有涉及到情侣甚至夫妻关系。
扯不断理还乱。
这种令观者惋惜的情况曾经发生在2012年的《逃脱》上:自编自导自演的戴克斯·夏普德和他现实生活中的妻子克里斯汀·贝尔奉上了一部风格独特而且意义不明的爱情/喜剧电影。而在2014年,另一对夫妇,梅丽莎·麦卡西和本·法尔科内也拍了一部内容繁杂想法大过能力的《谭米》,梅丽莎·麦卡锡和本·法尔科内共同撰写剧本,前者兼职主演,后者兼职导演。这部电影赚了点钱,但没有受到大多数评论家和影迷的待见。两年之后,两人以同样的身份参与到了R级喜剧《老板》当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主演之一正是克里斯汀·贝尔(所幸她的丈夫没有掺和进来)。
而这一次的结果,虽不至大跌眼镜,但依旧算不上好作品。
《老板》是两人的又一次失败。有《辣手警花》和《女间谍》的珠玉在前,观众其实是很难理解梅丽莎·麦卡西为何会抛弃赖以成名的粗俗招牌,而要去想方设法在复杂的、有智慧的角色上下一番功夫——正如蒂娜·菲在《姐妹》中奇怪的人设一样。继《谭米》之后,梅丽莎·麦卡西再度证明,她实际上无法掌握写就一个优秀剧本,甚至是普通剧本的技巧和方法。《谭米》和《老板》中,即使剧本由自己写出,但仍然清晰可见她自身的表演才华和幽默细胞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我们可以轻松断言,从一战成名的《伴娘》到未上映的《超能敢死队》,保罗·费格才是比梅丽莎·麦卡西夫妇更了解梅丽莎·麦卡西表演风格的优秀导演。《老板》是一部懒散而又缺乏创意的喜剧,充斥着很多糟糕的笑话,糟糕的角色,和一个奇葩程度爆表的结局,因为一大段莫须有的动作戏而显得格格不入和莫名其妙。整部电影一团糟,唯一的亮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段子,故事主线简直就是从迪士尼的回收箱里扒拉出来的——家庭就是一切,主要人物的经历是为了找到自我价值。电影中出场的各个人物都有着良好的形象基础,并且之间也有着明显对比,但除此之外,电影中满是不必要的废话,占据了展示这些人物的空间,使得大量优秀的角色无从展现,开发不足——比如SNL现役主力之一“西壮壮”塞西莉亚·斯特朗的角色,比如克莉丝汀·夏尔的角色,比如比如凯西·贝茨的角色,比如彼特·丁拉基的角色(不算最后那段跑偏的武士道,这可以说是他最好的喜剧形象),不一而足。
作为一部R级喜剧,《老板》却由于这个家庭化的选题而显得左右为难。一方面,成人化的重口段子是这部电影为数不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时刻,而另一方面,女童子军和建立新家庭的尝试又不得不保持纯真。如果处理得当的话,这或许不会是一件坏事。但就像《谭米》试图把一些不必要的戏剧元素加入其中一样,《老板》也试图加入一些对家庭归属感和重要性的过分情感。这些不必要的情绪,无异于对R级本质的破坏。
做一部对小孩子也很友好的R级电影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对《老板》来说更是如此。你很难搞清开场的背景介绍和之后的角色性格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和联系。梅丽莎·麦卡西的角色的笑点依然还是那些经典的粗俗段子,这个所谓的“全美最富有的女性前50名”角色设定和粗鄙之间既没有形成对比也没有形成顺承。《老板》中有三个段子特别引人注目:两帮女童子军街头撕逼,两个女主角的乳房搏击,以及第三幕中,梅丽莎·麦卡西和彼得·丁拉基之间既好笑又荒谬的武士决斗。但除此之外,电影中的段子过于无趣,并且经常会采取重复形式以帮助观众找到“笑点”,但重复地说“给他咬”并不会使无聊的段子变得有趣,只能让这种自我夸耀的行为更为可怜。
简言之,《老板》充满了拿来主义的,平凡且不现实的,并且无趣的段子,故事主旨又很老套,缺乏对各位主演喜剧天赋的充分挖掘。剧本和角色身上具有很多漏洞,使得这些人物态度突然转变的时候,缺乏明确的指示,令人摸不着头脑。
梅丽莎·麦卡西的喜剧电影一直是近年来最值得期待的女性喜剧电影,甚至是唯一值得期待并且输出稳定的女性喜剧电影。虽然《老板》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和两年前的《谭米》相比,其实也算是有所进步。不管这两年间发生了什么,显然是有些效果的。如果这对夫妻档希望继续配合下去,那么在未来的项目中,希望还要坚持这种积极的转变态度。
虽然很可能永远比不上保罗·费格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