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到过两个印象深刻的关于经典的故事:
一个是在库切的《何为经典》一文中。他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那是他五十岁的一个下午,他在自己的后花园里晃荡,这时听到了邻居家传来的音乐声,就立即被它吸附住了。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他之前听到的大都是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接触不多;但这个下午,巴赫的一切令他的一切都改变了,他说这时生平第一次受到“经典”的震撼,这犹如“神启时刻”。这件事情使他明白,经典因为“经得住考验而幸存下来” ,经典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另一个是在聂鲁达的自传中。少年时,有一次他在深山里迷了路。惊慌之际,他遇到了一个农民;他被指引到山中一个神秘去处:三位寡妇的住所。当走进她们的点着精致的石蜡灯、垂挂着红色大窗帘的客厅,他感到恍如置身梦境;更令他惊异的,是她们竟然把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也带到了这远离喧嚣的荒僻之地。数十年后他忆及此事,想到等待她们的莫过于死亡和遗忘;但在他心目中“这三位忧郁的妇人是可敬的,她们在荒野的孤寂中,不为任何实际利益而竭力保持古老的尊严。她们捍卫的是她们的祖先亲手创造的东西,也就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世界上最难通行的、最荒凉的崇山峻岭的遥远边界上仅存的一点儿高雅文化。”
——这也就是说,经典总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人生剧烈的动荡和时代迅速的更迭中顽强地存活下来。它们自身就像有机的生命体一样,能在无数人的心灵中扎根,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秘密地传递着。经典的存在和影响本身,说明它们并不像我们有时杞人忧天般地为它们所担忧的那样脆弱。甚至在某些时期,它们在遭受批判、抵抗和消解的危机之后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自身拥有着某种恒久的魅力:这是一些谜一样的作品,或朴素简洁,或艰深难懂,却无不散发着神秘和光彩,而只有真正进入它们,才能切身地感受和领悟到它们的美妙、丰富、神奇和伟大,它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溢、压倒或托起我们,将我们带往从未抵达的秘境和未知疆域;这是一些经得一遍遍重读的书,它们如此丰富、复杂、深刻,每一次都会让人有全新的、或更深一层的发现、领悟和感受,它们自身像一个个独立、完整的世界,仿佛无边无际、永远都无法穷尽。
2014.5.31
罗佐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