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
今天早上孩子们本应该做两套卷子,一套语文,一套数学。钱老师顾念着孩子们的精力,把课调到了下午,让综合实践的老师帮忙看十分钟的语文考试,再开始上课。
这样孩子们既有时间进行“休养生息”,又让我平白多出来一堂宝贵的课可以讲评题目,不用再想着去调课给孩子们“补文化”了。我这样只会码字的老师,特别佩服数学老师思维的创造性。
第七单元又出现了期中考试一样的情况:大量平素成绩还不错的孩子,这次课外阅读的十几分,一分都拿不到。这样不按阅读理解技巧来出牌,注重让孩子进行表达和阅读理解感悟的题目,总有一群孩子会吃亏。我私下里问了这些总在阅读理解上栽跟头的孩子,他们平时大多也读书,但是对于课外书,要么是看书只看某种分类,要么是看书的时候就有看没有懂,就这么漫无边际地看,看过也就算了。这样长久下去,肯定会吃亏。
今天上课讲评卷子,基本功部分我们直接跳过,把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的两篇阅读理解放在一起,对比着说两种阅读方法。第六单元的是典型的阅读题,我在大屏幕上直接勾勾画画,先找出每题的关键词语,然后对应着去文中画出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七单元的方法则不同,我慢速地重复剧情,在重点剧情处停下来分析,模拟答题者的角度去归纳出答案。半节课下来,只讲了两篇阅读题,这样专攻的内容,会不会比平时走马观花的讲解更深入一点呢?
虽然这个年级段主要还是靠阅读策略,考察学生根据文本查找关键信息的能力,但是以防万一,还是得让孩子们平时课外书读得更“杂”一点。要不,从暑假开始,就让孩子们慢慢学着去写读后感吧。
世间小事皆可作文
欣悦同学前几天报名要读作文,急得每天催问:“老师,什么时候让我读作文啊?”
我压着不让她读,总安慰她:“不急,过几天再说!”
今天考完试,写完《难忘的一件事》,我们终于开始读这篇写事的作文啦!孩子们顿时抱怨:“褚老师好坏啊!”嘿嘿,坏老师不等你们写完这篇,有深刻的印象后才读,你们哪有和自己作文对比的感觉呢?
三篇《一件难忘的事》,分别表达了愧疚、开心、感恩,我请欣悦读了“和妈妈吵架”引发的愧疚,请向前读了“回老家摘樱桃”,请馨怡读了“送妈妈虾头”,然后开始对每篇文章进行讲解,说到现象的时候,顺便对若晨、鑫瑜等同学这一次的作文也进行了点评。
这三篇作文的心理状态写得真是好!这样听一听、看一看,再画一画,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应该就会更如鱼得水了吧!
学会客观表达
忙里偷闲地看《洞察力》。在“清晰表达”这个部分,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身为父母、教育者,我们需要学会客观地表达问题。
举例来说,想一想“坏”这个词。“坏”表示一种意见,可以有很多种理解,而且带有消极的暗示。用“坏”这个词来描述你在打电话时孩子的表现,是不够客观的,而且对于这件事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孩子自己不能改掉(而且,让他们觉得自己表现得很糟糕,或许还会让他们表现得更加糟糕)。我们不要用“坏”这个词,而是要用客观的事实来交流。“刚才我在打电话的时候,你在大喊大叫。”大喊大叫是个具体的动作,是可以改正的行为,客观地表述有人在大喊大叫并不是在传达你个人的评价,也就没有了争论的余地:孩子是不是大喊大叫了。
这样的用语,有助于孩子本身明确怎样去改进问题。同样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你就是太粗心了”改成“你这次做完没有逐题检查”,把“你总是不会背书”改成“你在背书之前没有反复读熟”呢?
日常跟家长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都会习惯性地采用标签式。“我儿子就是这样的”、“懒”、“粗心”、“不用心”、“不是读书的料子”……也许我们都应该换个思路,用更客观的语言去精确描述孩子的行为。
很多年之前,我的同事周老师这样教育女儿:“我很喜欢你,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所以我要帮助你改。”这样对事不对人的表达,比直接给孩子贴标签,更有利于孩子自身的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