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孙氏,原本是山东济宁书香门第的千金。
外婆的祖辈在清末的时候高中状元,当时的皇帝御笔亲点,赐予千亩土地,并委以重任。孙氏由此兴旺,现在的济宁老人提起孙氏,还有滔滔不绝的谈资。
民国初年,外婆尚未出生的时候,孙氏的子弟众多,是最兴盛的时候。众多的子弟中虽不乏精明能干之辈,但也出了不少纨绔的不肖儿孙,他们整天吃喝玩乐,也有迷上烟枪的。至外婆出世时,家业已被挥霍的所剩无几。
外婆是最小的女儿,童年过得还是无忧无虑的。十二岁那年,外婆的父亲病故,于是和哥嫂一起生活。读书至高中的时候,小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开始骚扰胶东,山东的北部变得不太平。于是辍学,由哥嫂带着,到了枣庄西北的雪城,找了一个小学教师的活计。
外公姓焦,祖籍河北滦县,在太公(外公的父亲)年轻时家境应当是不错的,因为太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任职于枣庄煤矿,担任总会计师。太公到枣庄任职后,举家南迁到了枣庄。外公同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轻的时候也是热血青年,和同学们一起在山东各地巡演话剧,进行新文化的宣传,也散发抗日救国的传单。后来形势紧迫,被政府通缉,同学们只好四散而去。其中有一些参加了革命,有一些跑到上海的成为了电影制作人——也有跑到南京的,成为了当时政府的工作人员,外公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枣庄煤矿作为当时的大型煤矿,在全国都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太公通过南京的关系,为外公在南京谋了个差事。
外公是开朗的,喜好书法、阅读和运动,读书时短跑曾经拿过枣庄的冠军,他的笑容就象天真无邪的孩子。他的脾气又是刚烈的,看到不平的事务必然会插手,也容不得错误,看到有人犯错也会立刻吹胡子瞪眼地大骂一通;又好面子,既使后来晓得骂错了,也不会向别人道歉,最多就是默不做声。对不开心的事情也极其健忘,既使刚刚和人发生过不愉快的争吵,要不了几分钟他就会忘了,和颜悦色的主动与人答腔聊天。
外婆的脾气相当的柔和,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人的肚皮要放大,应当有容得下别人的气量。她从未和接触过的人发生过哪怕是言语上的冲突,对待子女及儿孙,更是和蔼的不得了。她又是非常刚强的,几十年来,她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一个妻子、母亲和祖母的责任。
在结婚之前,外婆和外公是没有见过面的,纯属媒妁之言。但是婚后,他们恩恩爱爱的共同渡过的日子超过了半个世纪。
前不久,外公辞世,我陪了她十余个夜晚,第一次看到外婆的眼泪,它静静地顺着外婆的面颊流淌下来,湿润了前襟……
值得欣慰的是,在杭所有的子女,孙辈和重孙辈都在外公弥留之际守护在他的身边……
200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