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祖
一说起杨修,耳朵就会想起祢衡的那句经典“台词”,“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有趣的是这“父子”三人之死都与曹操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联,曹操借黄祖之手除掉了祢衡,而孔融与杨修则直接死于曹操之手。这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呢?
先简要介绍下杨修,杨修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之中——弘农杨氏,他的高祖叫杨震,杨震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人送外号关西孔子,从这霸气的外号中就可见一斑,著名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与其有关。(关于杨震,耳朵就不细讲了,以后有机会再说)现在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叫官二代,而我们的杨修先生则是惊人的官五代,《后汉书》:“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如此显赫的家世,纵观整个东汉也只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能有的一拼。当时的杨修主要在曹老板底下当个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杨修确实是个难得的管理人才,早期曹老板也是十分器重他的。
杨修本人最大的特质就是聪明、而且是极其聪明,连人精的曹操也自愧不如,可惜的是聪明的同时却极其地不成熟,或者说是幼稚,情商明显滞后于智商,如此一来这番聪明反而成为了祸根。现在就来说下我们聪明的“一修”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1.工作中摸不准领导脾气的员工一定不是个好员工
杨修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展现自己卓越的智商,赶巧了与我们的曹老板是同道中人,曹操总喜欢出些题考考员工们,好彰显下老板的level,但凡这类老板,最怕遇见拆台的员工,而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老板搭的台,让老板自己走下来,员工就算懂了也要装作半懂,让老板来圆。而我们的杨修同志恰恰相反,老板在门上写个活,就急不可耐地叫下人把门缩小点;老板发奶酪写个合字就立马点透分食;这样一而再再而三自作聪明的行为只会招来老板的强烈反感与厌恶,尤其还是曹操这样多疑、又自诩聪明的老板。每次想到这,我就想说杨修你为何看不见许攸的前车之鉴呢?杨修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翻版许攸。
2.政治上不成熟还喜欢站队玩
曹操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但自从曹昂、曹冲死后,有竞争力的就只剩下黄须儿曹彰、曹丕、曹植三人,三人之中曹彰有勇无谋,也并无大志,首先出局。之后的继承人之争基本在就在曹丕、曹植之间。曹植与杨修又很相像,曹植在文学方面是极具造诣,但在政治上的敏感度与成熟度是远远不如哥哥曹丕。但凡老板总是密切关注二把手的动向,最厌恶的情况就是“结党”,曹丕见吴质总是偷偷摸摸。而曹植总是时不时就“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群人在那开party,毫无顾忌。另外,杨修确实是绝顶聪明之人,他了解曹操,摸透了曹操,却独缺关键的情商,他为曹植准备的那一张答卷太过完美,有些卷子应该是点到核心处,点到为止,而太过完美的答卷只会招致猜疑。加之杨修保密意识还如此淡薄,曹植身上那散漫不羁的文士特性或许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政治站队的最终结局,也决定了人物各自自身的悲剧。
本文为文森特的耳朵原创文章,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