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光环可不是战神的最爱,带上它你也做不到百战百胜,如果你穿越到16、17世纪的沙俄搞普世改革取消农奴制的话(本文没有替农奴制开脱的意思),你收获的很可能不是富国强兵而是天下大乱、身死国灭。
在16、17世纪沙俄军队的基础就是农奴制度,哪个省份的农奴越多哪个省份的军队就越多,如果你贸然在农奴最多的省份搞改革,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丢掉莫斯科。16、17世纪沙俄农奴比重最多的身份分别首先是是斯摩棱斯克、下诺夫哥罗德、卡卢加、特维尔、图拉等省(83%到69%),其次就是莫斯科省(66%)和弗拉基米尔省(67%)。
莫斯科省和弗拉基米尔省相邻,弗拉基米尔省是莫斯科的屏障,两者是沙俄在16、17世纪的中心。弗拉基米尔省原来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一度领先全罗斯,被莫斯科大公国吞并后成了沙俄的核心领土,是沙俄乃至苏联的军火和工业中心。
(下诺夫哥罗德)
斯摩棱斯克、卡卢加、特维尔等省比邻白俄罗斯,处于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对峙的第一线,攻占斯摩棱斯克是波兰、拿破仑大军进攻莫斯科的必要步骤,特维尔也是16、17世纪沙俄最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下诺夫哥罗德在16世纪初是沙俄和喀山汗国战争的第一线,诞生大妈干翻十几个鞑靼士兵的传奇故事。图拉和特维尔一样是沙俄火炮制造中心。
总的来说16、17世纪的沙俄军事布局就是以莫斯科省和弗拉基米尔省为中心,以斯摩棱斯克、卡卢加、特维尔下诺夫哥罗德等省为重要隔离带的国防体系。
沙俄农奴制度最少的省往往不是国防重点,比如在北极圈附近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阿尔汉格尔斯克是1703年以前俄国唯一港口,是毛皮贸易的中转站)就完全没有农奴。16、17世纪的沙俄和欧洲国家在土地制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它有大量归国家直接分配的土地,沙皇按照等级的不同分配土地(最高贵的议政等级1000余人从沙皇手中拿走了20.73万俄亩,即300多万亩土地)。在沙俄制度下,150俄亩(1俄亩等于16.35亩,才能诞生一个骑兵,近2500亩地)才能出产一个骑兵。
能跟着沙皇军队进行远征并夺得功勋是沙俄军人提升自己门第的好方法(16、17世纪沙俄的传统是骑兵远征,步兵留守),要想远征骑兵们就少不了农奴。首先上百俄亩地土地必须有不少农奴耕作,其次跟着沙皇远征的起步价是300俄亩,并且配有三名以上武装农奴(农奴分奴仆和耕农两个阶层,仅仅在奴仆之中也有好几种,沙俄阶层非常复杂)。为了保证莫斯科的安全,沙皇把大量服役贵族分到了斯摩棱斯克等要地,他们自然也带来了众多农奴。
在赵家人扎堆的莫斯科,武装农奴的数量更成了沙俄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1681年的沙俄禁卫军中一共有2624名正式军人,他们的武装农奴数量却达到了2.5万人。
即使是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也不敢搞普世改革,因为他军队的主体就是农奴。由于农奴制度对军事制度和军官阶层(这个才重要)的重要意义,穿越者们真要普世改革可是真得要冒踩“地雷阵”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