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兴起绝味鸭,
津津有味麻又辣。
忘乎所以身所忌,
旧疾复发痛天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觉得无论做事或为人,要有点忌惮或敬畏之心才好。不可得意忘形或数典忘祖。
凝飞早练晨读2020509家庭教育学习分享——如何缓解妈妈的焦虑
焦虑和压力一样,适度焦虑能起到正面作用,焦虑过度就会蒙住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错误的事情。
担心孩子做得不够好,担心自己无能为力,会让自己变得过于插手孩子的事情,剥夺孩子的独立性。担心自己给孩子的资源不够,会让自己经常压抑,无名怒火反而会冲家人发泄。担心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就忍不住成为溺爱型家长。
但是越担心的事,越容易变成现实。担心的事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我们越担心孩子身上的某个问题,他们就会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就是这样的”。
过度的担心就是一种“诅咒”,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认为,妈妈希望我这样,只有我这样妈妈才满足。
比如父母由于焦虑,总是唠叨孩子不好好学习,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并且不被信任。
比如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表现出忧心忡忡,舍不得把孩子送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幼儿园不那么美好,从而真的不愿意去幼儿园。
想要缓解妈妈的焦虑,减缓生活压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
父母对孩子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无知。也就是不知道孩子在某个阶段,会有哪些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所以会倍加惆怅。
如果家长知道,男孩比女孩发育要慢,就不会因为男孩“坐不住”而骂他们。如果家长知道,孩子喜欢在墙上乱画是因为涂鸦敏感期,就不会因为脏乱差而怪他们……
这个年代的孩子,衣食不会短缺。可是心理需求却会成为巨大的空洞,从小认识孩子心理,掌握孩子发展规律,了解孩子需求,就能减少很多莫须有的烦恼。
②分清真的忧愁和想象的烦恼
《父亲写的散文诗》里面有一句歌词:只愿他们呐,不要过得如此艰难。
我们的焦虑,来源于对自己现实生活的不满。生活的艰辛,谁也不想让孩子去体验,所以我们就把对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对孩子身上——再努力一点,再多付出一点,将来就没有那么艰难。
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当我们揭开焦虑的面纱,就会发现我们看到的孩子,只是冰山一角,真实的孩子与我们以为的不同。
③妈妈放过自己,不必太“完美”
《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中,关于“焦虑妈妈”的评论热词有:没时间玩,压力大,心疼自己,超人妈妈……
妈妈的焦虑指数比爸爸要高很多,还来源于传统母亲的“苦”,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如果不够苦,如果是轻松妈妈就是不合格。
谁说妈妈一定是苦大仇深的,敢于“甩锅”把烂摊子给孩子爸,能缓解很大程度上的不爽。
多把时间精力花在自己身上,给压力“放放气”,才能轻装上阵。
曾奇峰老师把温尼科特提出的“good enough mother”巧妙地翻译为“60分母亲”。做妈妈,我们做到60分其实就可以了。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我们做到积极回应,让他们在我们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被爱、被珍视。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做到“有原则的坚定”和“无条件的友善”,这样就足够做到60分。
剩下的40分,我建议我们用来做自己,让孩子看到一名独立的女性,一名榜样在他身边。
你不必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他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