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izi
上星期五跟大家分享了一篇理性对待孩子“熊”的文章,星期六的时候我还沾沾自喜地想自己训斥广广可没有6-9分钟这么频繁,看着时不时被气地提高音量紧张兮兮的外婆,我的淡定自如和看破一切的优越感可谓前所未有啊,窗外的风景也变得更加明亮可爱起来。
可是第二天,我就中招了。大家也可以回想一下你忍不住对孩子嚷嚷,到底因为什么事情,频率是多少。
我就随便回想了一下星期天还有最近发生的那些“小事件”。
一起床先来个一小时的高质量陪伴,然而还没洗漱的我跟外婆交接班后,广广就开始“妈妈妈妈妈”的嚷嚷不让我离开,解释了也不行
出门前大家还没准备好,广广就吵着要拿钥匙自己开门出去,自己就奔出去了,解释了也不行
到楼下了要自己走,不给拉着,可是旁边就是有车的马路很危险,这一次就是坚定直接地跟广广说不,并且紧紧拉着
到了游乐场玩地好好的,要妈妈爬到小平台去一起坐着,可是小平台已经有三个哥哥姐姐了,已经没有位置,任凭如何解释和转移注意力都不行,嚎啕大哭,响彻云霄,直到把别人最终赶走为止,我又气又好笑
到处按电梯,有时候会打扰赶着上楼的人
回来的时候小手趁我不注意一直摸着栏杆,手掌像挖煤工一样
看着洗衣篮的脏衣服硬要开关洗衣机清洗
出门前硬要拿着拖把拖地,打扫地板,才肯走
出门的时候硬要自己拿着钥匙开门,开门的时候绝对不让你帮他开,一定是自己打开,赶时间的我们着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
坐的士的时候,上车了着急爬过来,“广广自己关门”,车已经开了之后,我坚定并且肯定地解释道理、告诉规则,还是会哭着要求
自己爬上桌子,拿我的被子给我喝水,把水倒了一地
严厉的斥责倒是没有,但总会频繁出现一瞬间的抓狂和失心疯,自己虽然已经练就叨叨叨讲道理的本领,可是不轻不重的小训斥当然会有,这是瞬间的本能反应。
除了少定规则和多解释,对于最近小火山频繁爆发,我开始停下来思考这个重要的问题。
孩子是不是在拓展自己
生存和生活的边界了?
对于Terrible Two的威力,没有领教过的是不会懂的,我想起当初产前看了特别多的文章、视频以及跟别的朋友交流经验,心里依旧不踏实,产科医生看见我有点紧张有点害怕时,就对我说:“我不管给你说多少,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好,因为只有你经历了才会知道”。
是啊,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全面对进入Terrible Two的广广,我开始领略这个标签的意义。
贴标签是因为我们遇到问题会趋向于寻找熟悉的套路和解释,让自己面对新鲜的事物或者问题有个把握和有安全感,但是,我们要避免这么做,因为标签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剥夺自己重新思考的机会。
停止给你的孩子贴标签
跟好友妈妈吐槽是个缓解压力的渠道,但是我们不要被这个标签吓到了,不管多熟悉的概念,一定要重新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因为咱们的孩子每一个都不一样,别人总结的套路和经验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
广广频繁地让全家人瞬间抓狂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今天在问自己“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我开始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突然间,我看到的是一个——
极其渴望行动和思想上独立,并且在努力学习生存生活技能的广广。
画面突然清晰起来,当我们看到了全局而不是单一事件的时候,我们便不再为鸡飞狗跳而一次次泪奔和当场倒地。
大运动发展、认知能力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情商情感发展,这一切都让小小的身躯勇往直前,他们渴望拥抱这个真实的世界。
所以孩子遇到问题,或者自己经常被激怒,第一件事情你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惹毛你的事件记录下来,确定问题,再想解决办法。
伟大的乔布斯主教曾经说过一句话:
If you define the problem correctly, you almost have the solution.
如果你正确地定义了一个问题,那么几基本上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把事件列下来,我发现我遇到的不是一两个单独的事件,而是完整的一个问题——孩子行为边界问题。
孩子需要一个适合他的边界,
而不是随意更改的规矩
孩子再也不是那个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萌娃了,他会跟你频繁地说“不要”、“不喜欢”、“要吃XX”、“不吃饭,要看XX”等等,他有自己的喜好和享受的事情。
看了healthychildren.org 美国儿科学会下的儿童健康网站上的一个视频,是由美国儿科医生及青少年滥用药物Kenneth Ginsburg医生讲解的,他给大家解释我们在规范孩子行为时可能会经历的几个循环过程:
来源:healthychildren.org
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个层次:父母发出指令 - 孩子接受 - 正常交流
第二个层次:父母发出指令 - 孩子不接受 - 父母再三重复指令(3~7次) - 孩子接受 -唠叨模式
第三个层次:父母再三重复指令 - 孩子不接受 - 父母恐吓孩子(1~3次) - 孩子接受 -敌对模式
第四个层次:父母恐吓 - 孩子不接受 - 父母处于危机点 - 父母放弃 -父母的管教失效了
第五个层次:父母处于危机点 - 惩罚孩子
我想对于第四个或者第五个层次大家应该不陌生吧,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充满挫败感的管教失效或者后悔莫及的惩罚孩子,都让人不好受。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策略,规范2岁孩子和青少年的方式不可能是一样的,而2岁父母开始积极管教孩子的开始时间,针对2岁到学龄前儿童,管教的核心任务就是确定孩子的行为边界。
孩子从毫无束缚的世界中开始接触成人世界的规则和规定,需要父母的积极管教,管教绝对不是体罚孩子,管教是引导孩子和帮助孩子。
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己孩子的行为边界,这里只分享实用方法而不是个别经验,大家可以用下面的框架进行思考。
家庭内部的行为边界:
1. 安全问题:煤气炉、烧水、厕所水桶、爬高、插座、锋利工具、风扇等家电、垃圾、重物等等,都属于孩子禁止玩耍的东西,对于这一类需要的采取的管教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不可商量的坚定解释
2. 生活习惯:睡眠问题、吃饭问题、收拾玩具等等都属于生活习惯,这一条行为边界在不同家庭的边界跨度会很大,想说的一句话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应该进行自主进食训练以及睡眠训练,理性及灵活对待,因为孩子习惯有倒退是非常非常正常的!采取的管教是——以身作则,多演示和解释,积极影响
3. 家庭成员相处:打骂家人、说不好听的话、无视等等都属于家庭成员相处的问题,这一条在不同家庭里的接纳容忍程度也是不同的,这一条要特别提到它是双向的,如果父母忽视孩子或者打骂孩子,那么你也不要要求孩子像小白兔一样,关键点是——要求孩子之前先要求自己
公共场所的行为边界:
1. 安全问题: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乘坐电梯等等,对于这一类需要的采取的管教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不可商量的坚定解释,不要害怕孩子哭闹,因为不是所有时候都要满足孩子以及不让孩子哭
2.公共场所行为习惯:扔垃圾、吐口水、随地大小便、大声尖叫等等,这些事情虽然不是通过接触某个人发生的,却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所以同样需要父母——用行动告诉孩子+解释背后原因+让孩子承担后果
3. 跟他人相处:在学校或者游乐场活动,打人、骂人、抢人玩具事物等等这些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向外,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被人打或者跟陌生人走(拐卖)也需要父母给孩子建立自己的边界意识,这是向内的边界,被人打或者遇到危险、陌生人了立刻大声求助。
公共场所的行为边界如果没有定义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随便一查就是各种被电梯门夹手甚至发生死亡、过马路被撞飞的新闻报道。
也有在游乐场跟别人发生口角或者摩擦,结果大人厮打互相伤害的事件,其实有时候家长连自己的行为边界都没有搞清楚。
孩子的行为边界没有定义好,可能会酿成悲剧,把行为边界定义好了,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安全的环境下自由探索和成长。
最后有一点要强调,孩子的养育过程除了父母还有其他重要的人,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要说长辈了,有时候自己和娃爸爸的意见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在确定孩子行为边界以及策略的时候尽可能地商量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如果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可以商量,但是不要进行人生攻击的争吵。
如何避免孩子触碰红线
触碰后怎么办?
对于两岁以上学龄前孩子,Kenneth Ginsburg说了,孩子大部分“坏”因为是因为家长的忽略。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们特别希望得到我们爱还有我们的关注,所以这个年龄阶段避免孩子触碰红线的最有效方法是——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
如果孩子自己玩玩具累了或者无聊了,来找我们,那就放下手里的手机,看见他们。另外关注也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孩子对家里以及公共场所充满好奇,有机会的时候就带着孩子认识它们——洗衣服、晾衣服、做家务、收拾房子、不同物品的功能,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探索认识,一定也要记得跟孩子说什么时候不可以使用、不可以做,为什么这么做等等。
除了关注和帮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适龄探索媒介——绘本、游戏、手工、音乐还有限时的儿童节目等等,让孩子忙碌起来。
对于2~6岁孩子的孩子触碰了行为边界之后,美国儿科学会、国家精神健康协会等推荐下面的方法:
奖赏好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被允许的)
让孩子承担结果(体验)
解释行为带来的后果(遇见)
拿走特权(比如电视节目)
隔离Time out(冷静期,一分钟,比如在餐厅的餐椅上)
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越小越难以把身体惩罚跟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他们感觉到的更多是身体的伤害,而不是你的引导和鼓励。
所以针对学龄前孩子体罚的实效性是很差而且有负面影响,比如孩子会容易学习暴力行为,而且让孩子觉得可以这样对待他人。
上面的这些方法其实自己已经在使用,只是在没有思考出清晰的行为边界时,不知道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现在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现在心里很清晰啦。
这个话题还没聊完,过段时间也想听听大家的践行心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