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是为了让他适应未来,他们知道如何走!(解读《家庭成就孩子》)

添妈很意外的接触了这本书,也因为要写书评,死磕了本书的阅读。却正好解释了当下养育添添的几个疑问,真是:人生所有的机缘都是为了解答。

《家庭成就孩子》,一共11万字,本文5000字,解读本书精髓,花6分钟阅读,还是很值得。本书的精髓是:我们教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适应未来20-50年的生活!!!我们让孩子做孩子,用自然本真的方式,才能真正将孩子导向未来

阅读此书的时候,添妈刚和添爸已经分开,在未来独自养育孩子的压力下,却又怀抱着不愿意放弃自我实现的各种憧憬、忙碌工作的对娃的愧疚、还有对自我经济能力的展现,逼迫自己到夜夜晚睡,深深焦虑。

这本书又让我拉回来了,对当下继续做优先级的排位:

1、放弃了牵扯太多精力的兼职,专心陪伴不安全感明显的添添;

2、在必须要求他睡小床这点与他和解,晚睡一起抱抱睡;

3、只要添添有兴趣的,能安排接送的课程都可以学:英语、绘画、音乐等,做混沌刺激。而我要放下攀比心。

如何培养出感恩、敬畏和宽容的孩子?

前段时间《月入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刷屏,透露着当今国内普遍养娃焦虑,各种付出、急迫、攀比,孩子们苦不堪言,父母也是压力巨大。有些孩子甚至为了逃避,而让自己“生病”,从而“获益”,让家庭出现一种“假象平衡”。怎么让孩子放松、感恩、快乐?同时家长们也不再急切、强迫、无奈?我们来看看作者李子勋对孩子心理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和个性需要的解读,本书教各位父母在社会标准与孩子天性中寻找到一个“平衡”。家长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却能培养出感恩、敬畏和宽容的孩子。

总观点:孩子就是孩子

《家庭成就孩子》告诉向天下的父母:孩子来着家庭,他们的内心幸福感与心理冲突与家庭密不可分,孩子就是孩子,是自然本真的。孩子的天性:比如说情绪,兴趣、犯错等,都不可怕,都有自然宽松的方法去适应他们的发展;可怕的是成年人用自己的生活逻辑去强加给孩子,反而会让正常的孩子出现口吃、厌食、强迫症等适应障碍。作者李子勋根据自己心理医生、家庭治疗师的数个真实问题家庭案例,解读家庭功能失衡,孩子会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分享出引导、治愈的方法。

关于作者

李子勋是著名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师、亲子关系专家,他是国内最受读者、观众关注的心理学专家之一。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是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还是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作为国内较早将心理学知识向大众普及的心理学家,是CCTV长期特邀心理专家,《心理月刊》等杂志专栏作家。他的作品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00000册,包括:《婚姻的烦恼》《陪孩子长大》《幸福从心开始》等。

这本《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2011年6月第一版,到2016年5月已经第20次印刷,可见影响力之大!

三个重点

添妈觉得这本书主要讲了3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孩子是生活在未来在的,他们比我们更知道他自己。

第二个重点是,右脑开发比左脑开发更重得多。

第三个重点是,孩子来自家庭,他们的内心幸福感与心理冲突都与家庭有很大关系。

一、孩子是生活在未来在的,比我们更知道他自己。

既然孩子是生活在2030到2050这样的未来,那么我们家长现在所有已知的经验其实都是不适用他们的。从年人只会从既定的知识和概念中去寻找答案,我们的生活哲学和忠告并不适合孩子。

不如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无论是他们喜欢幼稚的“天线宝宝”、还是想上兴趣班、犯了错误,老爱发脾气,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去感受接纳孩子们更重要。

现在有很多小年龄的宝宝,很喜欢天线宝宝,我们成人却无法理解。其实就是因为“天线宝宝”简单啊,和那个年龄孩子一样,是幼稚的,一岁多的宝宝喜欢像自己的人,很正常。

对孩子上不上兴趣班的讨论,当今社会对兴趣班的态度两极分化:有的趋之若鹜,有的深恶痛绝。李子勋老师的观点很简单:孩子们想上,就去上,不想去了,就结束。兴趣班是一种接受各种知识、信息刺激的好方法。混沌理论表明:让孩子在各种,艺术,浸染的氛围中,会刺激他的某个天赋,在某个年龄时段,优势会凸显出来的。但首先家长们要放下功利之心去面对,以游戏和快乐为原则,不强迫、不功利、不固化。

作者分析,有些成人,特别是知识阶层不高的父母,喜欢逼迫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背诗、认字、说话,让自己的孩子显现的很聪明的样子。其实这是他们内心的一种补偿机制,喜欢他们的孩子表现出高智商的聪明。反而高知识阶层的父母,能接受孩子的更自然的缓慢成长。

成人,以自己的眼光去猜度、判断,常常无法接受孩子们犯错、干坏事、说谎、攻击性等等。其实,不同阶段犯一些错误,也是顺应孩子们们年龄发展顺序和心理需要的。我们用自己的标准阻止了孩子们犯错误,实际上压力了孩子们的天性与思考。不如,给予孩子宽松的家庭氛围,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在犯错中建立内心的规则、学会承担责任。这种在体验中学会的规则,还不会被他自己轻易破坏。并且,犯过错的孩子更自在,更有勇气,有力量去尝试,非常省心呢!

同时,孩子乱发脾气、总爱哭闹、瞎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完全没什么大不了,家长越过度关注,孩子们反而不是问题变成了问题。而帮助孩子情绪成长,本就是家长的首要任务。

没有机会犯错的孩子,长大了会找机会去补课,变成人格发展的危机。比如说在动物园里给狗熊泼硫酸。孩子们的情绪也可能是被父母所传染的,比如说母亲的焦虑,淡化和接纳。

这些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来分析的:

2岁前是依恋期,对母亲的依赖,母亲自己带、亲自养育的孩子,才能得到亲密满足、身心成长更顺利。这个时候孩子犯了错误,我们不能责罚他们。2岁以下的孩子,对大人的语言理解不明白,打他或吓他,会让他糊涂,或恐惧。同时,2岁的孩子天生排斥父亲,即使对父亲不亲,也不是什么错误。

2到5岁,有儿童的“俄狄浦斯”情节,希望独占母亲,觉得爸爸都是一个妨碍。但虽然这个时候父亲要刻意讨好孩子和母亲,也必须去做。把孩子从妈妈身边带开。以免孩子和妈妈的依恋滞留。3岁多的儿童有攻击性,是一种生命发展的动力。很乖,没有攻击性的孩子,反而是动力弱的体现。而我们学校教育却在教服从。孩子具有攻击性,可能是家庭情绪压抑的一种发泄。如果让他在运动上去释放,往往会静下来。也可采取拖延战术。让他明白得到相应满足时承担些责任,比如,他必须得到一样东西,可以让他讲条件:如果这样的话,你今天回去就得帮妈妈洗碗。

5岁之后,孩子会对父亲有一种崇拜,这是性别角色发展。5岁前后,还要经历分离期,可以去上幼儿园,这个之前父亲如果进入孩子的内心,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教导孩子。

5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被惩罚,他会按照动物学本能的方式反映。只是要关他禁闭,也要说,你今天这样,妈妈要关自己禁闭。惩罚,会让孩子觉得他最亲密的人都在伤害她,让他不信任和害怕。

如果到了小学一年级母亲和孩子都热衷于扮演照顾者和被照顾的依恋游戏角色,那么孩子会表现出一种幼稚化和无能,什么事情都想妈妈代劳。这个时候可以尝试让孩子扮演照顾者,请求他的帮助,或者让孩子犯错。

这个时候对事件感兴趣,好奇,常常会要求学很多兴趣班,但是都不会持久,并没有任何问题,这时也是建立规则感的最佳时期。

5岁的孩子经常哭泣发脾气,是分离焦虑所致,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很爱他,不会离开他,他的自我能力才会发展起来。有时候孩子哭也是对父母关系的控制。7岁的孩子哭,可能带有悲伤。孩子哭或脾气的时候,我们就走开,不责骂,也不安慰。即使她哭得更响,也要温柔的坚持。引导她的情绪发泄到其他跳舞,舞唱歌,大声朗读,和别的孩子疯玩游戏,等抒发心情的事物。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孩子的单纯,让他们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是善良的、他自己也是可爱的。这样才会有正面的感受。这种美好的眼光,会让孩子在自我肯定中,即使有挫折,也会很快走出来;让孩子从小相信人都是善良的,鼓励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产生共情,这样我们大人也有力量,跟孩子相处也有信心;让孩子相信:即使他成绩不好,长得也不漂亮,但他依然是可爱的,讨人喜欢的。到青春期后,才逐渐展现给他们社会残酷的那一面就够了。

学习,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所有引发专注行为、阅读玩耍都是在学习,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作业和成绩,孩子的智力、心理发展,和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同,作者认为,只要父母不压抑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会自我我完成,会被自然导向,可是学校常常压抑了这种天赋。特别在小学阶段。家长们管太多,也让孩子们无法展翅飞翔。

这第一个重点,强调:“要接受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我们就不得不相信孩子比我们更知道他自己”,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我们只需慢慢引导。

二、右脑开发比左脑开发更重得多。

当今社会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有很多误区。其实孩子大脑发育,右脑比左脑更重要。让2岁以下的孩子,接受成人化的语言、故事或电视节目,会让他们对敏感的觉知能力和对事物的兴趣被磨平了。

过早发展孩子的早起语言能力,并不好。因为没有语言的限制,才让他们对世界的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这种觉知能力,来自于父母鼓励他对自然的兴趣、对新事物的探索。而不是过早的开发左脑,而非右脑,所以长远地来看,这些小时候显示的成人式聪明的孩子的智力却不如别人,而往往是天才人群,早期语言能力并不好。

这一切,都是根据孩子的大脑发育来分析的:

0-2岁的孩子,用人类生存的音乐和图像去刺激,就已经把它框在了人类的认知模型里。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好处,也有坏处。感受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音律,气味,色彩,形状,才能让他大脑中几十亿的神经细胞,处理那些复杂的信息。才不会被成人的教导方式被教育得失去创造性。

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来表明,相比人类的色彩卡片和人类音乐,大自然的颜色和大自然的音乐,是多么的苍白,不生动。比如,过早的开发左脑,形成语言功能,反而会让脑细胞工作更少;而不会说话的孩子,听到“花”这个单词,不同的细胞兴奋需要兴奋:怎么样颜色、大小、样子的东西叫“花”?他的大脑里是图像化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字:花。

3到7岁的时候,可发展语言。孩子右脑高速发展期,这个时候可以,却不要过度刺激他的文字。从图形化去反映需要几十个细胞,而对字母反应只需要几个细胞。5岁能背很多唐诗的孩子,可能到12岁的时候,连认字读书却成了问题。

7岁之后,适合接触文字。7到11岁左右脑共同发展。11到15岁,右脑发展到几乎饱满。

7-8岁以前的孩子,要更多的让孩子的教育和刺激在自然中形成,才不会狭窄。

现在有观点甚至认为过早的刺激左脑,是影响右脑发展的,而理性过强,才会产生压力和痛苦,这就是因为左右脑发展不够匹配,甚至是因为过早地刺激了左脑。这也是很多人幸福感不强的原因——由于右脑补不饱满,导致它没有形成和人类打交道的能力。试想,我们愿意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的人吗?中国人普遍比较压抑,心理问题普遍,就是因为过早开发了左脑。

同时,如今的科学不是未来的科学,是静态的。而未来的科学,一定是更复杂,更动态。然而同时,依靠感觉的知觉模型,而不是文字这样的线性逻辑,更有助于他适应未来的动态科学。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在自己的家庭中去寻找好的治理领导方式,并让孩子喜欢并接受,才是最好的智力开发。

在作者看来,开发左脑的时机就是在小学。而且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

小学的任务(6-12岁):喜欢学校,让孩子对学校和知识感兴趣。并且学会自理和交往的能力。这个时候犯错的孩子,将在错误中学会规则和成长的责任。

中学生涯(12岁-16岁):是发展、适应自我的学习方式。这时是心理成熟期,也是过渡期,有些癫狂。既狂妄,又缄默。想做父母间的调节人。这个时候如果犯了错误 ,可以有是非观念。这时,与过渡期的孩子相处,父母要放下架子。

大学,才是真正的获取知识系统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成长成这样一个人:喜欢学习,并有适合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大学里优会迅速成为一个知识型人才。

作者一而再的强调,10岁之前要充分发挥右脑的能力,让孩子与大自然接触,不用在7岁前急于让孩子学会说话、写字这些左脑的功能。这就是第二个重点。

三、孩子来自家庭,他们的内心幸福感与心理冲突都与家庭有很大关系。

本书的下半部分,是李子勋老师亲历的案例分析,也是给很多家庭治疗师做案例的参考,于会出现了很多心理学词汇,但是也很有阅读的价值。

同时作者也提出,心理学的建立只有100年,家庭治疗理论也只有60年,这些,并不能涵盖现代生活,不能照搬,对高速发展的中国是否适合,也很难说。

好几个案例表明:当母亲完成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后,父亲开始成为孩子最初的领路人。如果母亲强势,父亲没有在孩子养育中起到正确作用,家庭里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常常是因为家庭功能失衡。婚姻倾斜,母子同盟,婚姻分裂,各种不正常的家庭模式下面,孩子在这种关系中,也会变的不平等,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这些孩子通过自我控制,或者是自我牺牲。抑郁或者狂躁,甚至是患上心身疾患,如厌食症,让父母的矛盾相对缓和,维持假象和平,这种和平,让孩子如毒瘾般迷上得病而不自知!

和孩子建立彼此相信尊重欣赏和信赖的关系,才更有意义。

东方文化的精髓,是感恩宽容和敬畏,这是爸爸妈妈从小潜移默化去灌输的。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作者也说家庭的问题,也许是家庭的救星。对待孩子,不要老去做真正的对错判断。

作者说我们50后60后70后80后,常常很需要认同。而现代的孩子,似乎不再需要了,对批评和表扬都不那么在意,可能是因为他们内心都比较饱满。这的确时候当今90后和00后展现出来的状态。我想我们大部分的10后,应该也是这样。

添妈感悟:

作者强调本书存在一种未来和自然取向的观念,希望弥补主体教育中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那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导的方面。但父母不要否定原有的教育孩子的任何观念,只是把一些新想法融入其中就可以了。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Jane Nelsen)说过如果你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非常痛苦,那你的方法肯定是错了。

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孩子,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似乎孩子与家长都不用那么痛苦和压抑。不以分数定成败,不以成年人的对错判断孩子。培养一种健康的心态,顺应孩子心理的发展,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中具备良好的性格、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内心充满善与喜乐。

黑幼龙先生在《慢养》中也提出,要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性格,才能适应社会。

原文金句欣赏:

如果你不是一个在知识获取上成功的人,那么你越起劲地教育孩子,结果越糟,他只会越来越像你,把学习的任务交还给自己的孩子,可能才是家长最聪明的做法.

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允许孩子与她独特、自在的方式长大,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的环境,让他长大。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非只是让一个孩子起的,六个大人上,头上的呼风唤雨,作威作福,一切的付出都需要一种潜在的回报,那种表面的辉煌下,孩子身心发展被大人过度的预知而负债累。

以充满好奇心和未知心陪伴孩子成长,并分享他生活和生命的快乐与烦恼,是当今父母最要做的事。

如何在自然事件与人文世界中找到平衡?让孩子拥有生命中充沛的动力?一是心智初始的状态,二是每一个生命时刻适时的刺激,三是如何让孩子右脑发育饱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