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下生风
无所不在的微生物,肉眼看不见、手触摸不到,却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个人吃坏了肚子,发烧腹泻,经医生诊断原来是喝了不干净的水,得了急性肠炎。怎样的水才算是干净的水呢?看起来清澈透明无杂质就算是了吧!不不不,里面还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病菌”和“病毒”,可能会使人致病 ,必须再经过杀菌的程序,才可以安全饮用喔!“病菌”和“病毒”是非常非常小的“微生物”,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和消灭它们的方法的都是同一个人——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
实验室之虫
在化学研究方面发现优异, 引起科学界重视。
巴斯德于1822年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多尔镇,父亲经营皮革工厂,家境并不富裕。在他9岁才进小学读书,凭着勤奋向学的精神,在21岁时以第4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主修化学。
在学期间,所有的实验巴斯德都要亲手做过、证明后才肯罢手,同学就给他取了个“实验室之虫”的绰号!毕业后,巴斯德在公立中学执教,同时继续研究酒石酸的结晶形状,除了证实前辈化学家发表的实验结果之外,还发现酒石酸与酒石酸与酒石酸盐具有半晶体,这些半晶体有些左旋,有些右旋。
经过不断的实验钻研,巴斯德终于证实“由分子结构解释结晶体构造的不对称现象”,并发表“非对称碳理论”的学说。他也因此获聘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教授,并在1853年荣获法国皇家科学院荣誉勋章。
解开发酵之谜
从酒的问题中了解发酵原因,也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并推翻“自然发生说”。
1856年,多尔城酒庄生产的酒发生了问题,在制作过程中常常酸掉。心急如焚的老板向巴斯德求救。巴斯德从酒槽里取出混淆的液体和酒精液体后,回到实验室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研究。
巴斯德发现变酸的酒里有一种长形的细菌(乳酸杆菌),而口味正常的酒里面则有一堆圆头小怪物(酵母菌);酒内长形的细菌数量越多,酸度越大!原来酒变酸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乳酸杆菌污染。
当时的人们认为东西会腐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发现乳酸菌后巴斯德认为,空气中可能飘浮着类似的微生物,它们就是让东西腐烂的元凶。他用棉花丝收集空气中的微粒,然后放入肉汁里,肉汁果然腐坏发臭,证明了东西腐烂是因为微生物混入造成。巴斯德在1862年发表研究结果,并下了结论:“生物,绝不可能自然发生。”
那么要用什么方法杀死这些微生物呢?巴斯德发现加热到摄氏50-60度时,有害的微生物就会被杀死,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灭菌法。现在都是以这种方式处理的,既可杀菌,又不会破坏牛奶的营养。
人类的大恩人
从微生物发酵理论,到抑制病,鸡温和狂犬病,巴斯德的研究造福了全人类。
巴斯德发现防止酒变质的方法之后,使法国的制酒业欣欣向荣,让国家得到许多利益,巴斯德的名字因此在法国人心里生根,一有问题,就找他想办法。
1865年,法国南部农民所食的蚕突然得了怪病,大量死亡,法国政府请求巴斯德帮忙解决。巴斯德前往南部实地调查,经过1年多的研究,终于找到了引起蚕生病的微生物,还发现这种病会传染,但只要把病蚕和病蚕吃过的桑叶隔离烧掉,就可以消减病源了。在这个事件中,巴斯德发现了致病的微生物,将它命名为“病菌”,并开始研究人类致病的原因。
巴斯德对人类最后的贡献,就是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1885年,巴斯德宣告狂犬病疫苗研究成功时已经63岁了,法国人民纪念巴斯德的研究造福了许多人,在1888年筹建巴斯德研究所,请巴斯德担任所长,以研究微生物学、病毒学和免疫学为主。1895年,巴斯德因脑溢血再度发作与世长辞,墓碑上刻着他临终时的话语:我已经尽了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