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学不会快速阅读,读书总是很慢很慢。
小学时候,一本薄薄的《作文选》也要占用一周之内所有的课外时间才能读完。那时记忆中留下妈妈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是这本书啊?”
上中学后,老师让大家在班会上简单介绍自己一周读过的书,我总惊讶于别人两本三本的阅读量,而我甚至一本《少年文艺》还没读完。
也许是自己太笨,理解能力太差了,我为此很自卑。老师鼓励我说,慢不要紧,只要行动!现在还记得当时我惭愧的样子,实在不好意思面对老师。
上了师范以后,读书的速度稍微加快了,但仍是比不上宿舍的燕子,她不眠不休躺着坐着一本接着一本那么快速的读书状态,在我心里成为师范三年刻骨铭心的记忆。
后来工作了,繁重的日常生活里,我被初为人师的喜悦和激情包围了,每天泡在教室里,与那些小人儿度过一个又一个忘记世事的日子。每到晚上,我又沉浸在备课和批改作业的紧张忙碌里不亦乐乎。记得那时常常处理完一切事情时,已是夜深人静。这时躺着读书可真是一种享受啊,却大多因为疲惫不堪而捧书入梦。
记得有一次,那本喜爱的三毛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愣是被我读了两周时间,实在愧疚得只剩下自嘲了。
有人说,你虽然慢,可你没停止啊!而且这样慢读肯定记得比较多,内容也都应该在你细嚼慢咽中彻底消化了。
这话让我更惭愧,可惜我做了那么多的摘抄笔记,后来再翻开时,却陌生如别人写的,一句句读来还那么新鲜,记忆中竟不曾留下片言只语。
近年来,随着生活的琐碎冗杂,读书越来越慢,记性也更不如前,总感觉读过跟没读一样。
很羡慕那些读了很多书又能在谈吐和文章里运用自如的人,佩服他们举例子时信手拈来的洒脱不凡,诧异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快的速度和惊人的记忆力,而我却始终如蜗牛一样爬行,缓慢而艰难。
焦虑过也反思过,也认真调整过自己的作息,重新仔细安排过自己一天的时间,但不论怎样费神,我读书的慢速度状态依然波澜不惊,毫无改变。
去年开始进入简书,看到了许多牛人讲自己如何如何快速有效读书的文章,心中的焦虑便又增加了不少不知多少个梯度。怀疑自己或许真不是读书的料,更别说写作了。没有丰富的输入,输出终将成为无源之水。
不甘心放弃,那就学习吧。我先后读了好几本关于阅读的书,读得最认真的是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了加深印象,我还写了三篇读书笔记。不过阅读时间之长,简直不敢向别人提起,人家是火箭的速度,我是慢了几个光年的蜗行啊!
可以说读了这些讲怎样阅读的书,我的阅读速度并未提高多少。反而是在一番折腾后更加重了我的焦虑,尤其是读书专题里那些读书达人的伟绩刺激,更是让我生出不容于读写世界的感觉。
可我还是不舍得放弃,怎么办?继续焦虑只能更慢,书架上那些虽然不多的书,也恐怕这辈子都甭想读完了,更别提那浩如烟海而我还无缘接触的书了!
闲来思索,是不是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正在我犯愁难受的时候,偶然读到了林肯的一句话:我走的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
犹如一针强心剂,更如暗夜的指路明灯,我稳住了,心也亮堂了。慢又何妨,只要前行着,今天总比昨天好!
于是我终于静了下来,继续按自己的节奏缓慢读着。即使有时候一天只能读四五页书,我也心不慌神不乱,因为我在继续,我没有停止。
无法快速阅读,那就慢慢品读,游走在文字的世界里,心中有莲花盛开般的澄明与净洁。
有时候还需要停下来查一查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那就这样做吧。“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洒脱,而我只能在很少的时候体会它的妙处,那也无妨啊,喜欢读个究竟又有什么不好呢?读过之后心中不曾留下疑窦,反而可以体会那种细细品咂慢慢琢磨最终豁然开朗之后的喜不自胜,这又该是多么幸福的感受啊!
所以慢就慢吧,有人还大半生只读一本《论语》呢,我虽没那定力和毅力,但也可在自己的节奏里自得其乐啊!
读书慢的人读文章自然快不了,简书里关注的朋友和那么多佳作,我就无法经常拜访及时品读了。又做不到打开不读光点赞,或者匆匆浏览,写下一句毫不走心的“太好了,太棒了”之类的评语,这样做我心里别扭。
如此很可能我就给人留下了怠慢朋友之感,但真的没办法,就这速度,时间也太有限,还要顾及身体。只好抽空再去读了,不求速度,只求细细品味,认真学习。窃以为好好读一篇,总比敷衍过百篇强吧。真是特别羡慕那些速读达人们,自己目前又没有能力提高速度,只好叹息着望大神而莫及了。
也许今生我只能是读书路上慢慢爬行的蜗牛了,但那又有什么要紧呢?只要不放弃,只要我每天都在快乐地前行着,这就足够了!
无戒训练营 第1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