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用来弥补,品牌这块的知识的。
属于我学习"产品"领域的一环。
花了一两天时间,随便翻了翻。只做常识性了解。
基本概念
《定位》是什么?定位是一个动词。
定位的作用目标
用户如何定位你的产品,你的产品是怎么样的一个东西,是什么印象。
也就是用户对你产品的
认知
。
让别人向用户问起产品,或者他自己想起产品的时候,他想起了什么。让用户需要做产品涉及的事情(比如想喝点东西的时候和你的饮料品牌),想起了你的产品的什么?
所以,以我粗浅的理解,
定位的作用目标=形象=品牌=印象=对产品的认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形象/认知)。
定位这个动作是什么?
在本书中,
定位是一种(通过广告,)传播产品信息,跟潜在用户单向灌输信息,
进而改变用户对产品(印象)的
认知(心智)
的动作。
这很奇怪不是吗?什么年代了,还在说灌输广告?
是的,作者所处的年代还没有移动互联网。
当时是2002年。
什么是心智?
在这里,心智是指大脑具有的一个功能:
输入产品信息,输出对产品的印象。
跳出定位,我们看看,
定位所处的环境
来自运营之光,给出了用户与产品交互的全流程【图1】和【图2】。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产品形象处于产品营销的早期阶段。
结合产品方法论。我们看看【图3】。
我们看到改变用户的认知的,不只是广告,还有使用后的体验。
结合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选择产品,不再是孤岛,
我们有了社交圈的方式,通过社群的其他人来影响自己的选择。
于是,运营之光说,
中低频的才需要重磅广告去单向灌输,是为了让你在想用的时候想起来,
比如招聘和租房。
对于中高频的产品,广告的作用反而没那么大,
比如社交软件,看书软件等等,更看重朋友圈之间的病毒式传播。
好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学习,
如何占领用户的心智。
1 简化
简化信息,只用一个(尽量少的字、无歧义、清晰的)词重构用户的心智, 注意是用户的心智。
当用户想到产品,就想到这个形象。一定要从卖家思维角度,切换到客户。
例如,
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词,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是“隔夜到达”
2 先入为主
在这个领域成为第一, 如果不行,则在另一个领域(细分领域)成为第一,也叫找空位。
3 我是正宗货(守擂)。
行业领导者如何守擂?强调我是正宗货。强调我的差异化。创建很多品类(对应第2条)。
4 抱大腿(攻擂)。
在同一品类中的,只能记住的三两个品牌。我们只需要跟排名第一的品牌扯关系,
删除,关联,或者改变用户记得住的品牌。
比如,七喜的广告:不是可乐。
5 不要改变用户的认知
确切说,这条是不做什么,为什么不能改变用户的心智?
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了。如果想出新产品,可以创建新品类。
“可乐是红棕色的。如果你想改变心智中的这些颜色,你是在设法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题外话
这本书还有其他的很多其他的定位的 ,
比如,比如人生定位之类的,因为我是来学产品营销的,
大致看了下,六匹马理论,并不觉得有多值得看。
尤其是,开篇的序,居然把“定位”跟前面的
泰勒“科学管理”和 德鲁克“管理 相提并论,
实在不敢苟同。。。。
作者还有一本书叫做《商战》,可以一并阅读。
大量的案例,需要有经历的人会有所感触吧。
很多人觉得这本书是事后诸葛,
我倒没觉得,一个产品成不成功,因素很多,
多一个思维的角度或者思维模型,没什么不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