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三伏热不热,就看小暑。”
小暑节气是四季轮回中的第10个节气,也是在夏至之后约20天后到来的节气,而在阳历中,小暑节气在7月6日。
根据古代的农谚,小暑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可以预示着未来三伏天的炎热程度以及随后冬季的寒冷程度。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根据小暑节气当天的天气状况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的呢?
小暑节气又是如何预示着当前年份的三伏炎热程度的?
明日便是小暑节气了,今年的三伏天期间热不热?
古人为度夏。
在我国的古代,为了应对夏季高温,人们不仅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还有专门的“伏日”民俗。
而这个“伏日”就是三伏天,三伏天又称“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的总称。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提到,而“三伏”则是“炎热贯三伏”。
所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将三伏天分为炎伏、尽伏和终伏。
而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详细记载了三伏天的日期,其中初伏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为夏至后第三个壬日,末伏则为夏至后第三个癸日。
古人在这三个时间段里面,一般都是避暑降温,而且三伏天也是非常炎热的,很多人都想尽办法想要避暑降温,同时还有一些习俗。
此时的古人很多都已经开始入伏了,因此为了纪念自己的已故亲人,会在三伏天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守护几天时间。
同时在朝廷中也是会根据三伏天的气温,对百姓进行赐肉、赐冰等活动,用来解暑降温。
在中国,小暑的习俗是最为普遍的,因此在小暑这天,商贩们就会在街上挨家挨户的叫卖冰镇的饮品和冰块,用来降温。
古人对于小暑的赏析也是颇多,一种观点认为,小暑节气前后,雷雨天气会出现极多,因此又被称为“黄梅雨”。
而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小暑的赏析也是非常丰富的,有“虽小而热盛”、“暑尽而凉始”等等。
农谚解小暑。
这句农谚中,对小暑这天的天气作出了三种预测:如果小暑这天的天气很热,那么照地三尺都会有物生;如果小暑这天很热还下雨,那么三九中就会一直下雨,像黄梅一样;如果小暑这天不热,那么冬天就会很冷,需要三层衣。
既然小暑这天的天气和农谚中这几句话有关,那么又是为什么?
从小暑这天的气温来看,已经是非常炎热了,很多植物在这个时候会发芽生根,特别是牡丹、荷花等水生植物,叶片就会缓慢的向上生长。
因此“照地三尺有物生”就是指植物发芽生根的意思,同时也可以看出,小暑时节的天气是非常炎热的。
而“热则有雷”这句话则是在指出,如果小暑节气当天很热还下起了雷雨,那么这种天气就很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像黄梅一样,一直下到立秋结束。
同样,如果小暑这天不热,那么冬天就会非常冷,这个时候冬天的气温也就会在日渐降低。
“小暑不热,三九雨水川成河”,在古代“三九”是指“九伏”,也就是三伏天结束后还有九天的时间,而这九天中下起了大雨,那么河流就会淹没田间的庄稼,田间的水就会成河流一样,出现洪水的情况。
但是此刻的时候,古人还不知道这三句农谚中的意义,只是觉得这句农谚说的有道理,因此就广泛的传播开来。
而对于小暑这天的天气,古人也是需要根据气象变化来判断的,不仅可以参考农谚的说法,同时也可以依靠朝阳来判断。
根据小暑这天的天气,如果出现了雷雨天气,就很有可能会预示着三伏天期间会较为潮湿,更像是黄梅一样,而如果小暑这天是晴天,就非常有可能会在三伏天期间出现很多雨水。
一方面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受到高空的冷空气影响,形成了“西风带”,带来了天气的不稳定。
同时小暑这天的气温也是非常高,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雷雨天气,就会加剧空气中的湿度,同时也会加重空气的不稳定性,因此出现了雷阵雨的情况。
今年的三伏天有多热。
根据现代的气象预测技术,已经能够精准的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因此可以说是否小暑这天热,对冬天的温度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古代的农谚中却很有道理,小暑的气候变化与未来冬天的温度是有一定关联的。
一方面是受到夏季的高温影响,再加上“三伏”时间的较长,因此也是非常炎热的,因此古人就用小暑这天的天气来预测未来的三伏天的炎热程度。
今年的三伏天也是在小暑过后的第二天,从目前的天气情况来看,气温是非常的高,因此今年的三伏天也一定是非常热的。
三伏天也是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从时间上来看,三伏天则是在7月6日,7月16日和7月26日,而按照气象部门的统计来看,今年的三伏热则是有40天。
可以说是三伏天的长度最长的一次,这也是古人前所未有的,因此在这三伏天的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以免中暑昏倒。
结语
古人对于气象的预测主要还是根据气象的变化来判断的,而如今有了现代气象的预测技术,是否可以取代古人的预测方法呢?
古代的民俗中还有朝廷赐肉、赐冰的风俗,赐肉就是用来填肚子,赐冰就是用来降温的。
那么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形式是否还存在?
古代的农谚中还有天气变化与气候趋势是否存在科学依据,是否可以通过气象学的原理来解释?
三伏天期间的气温变化对农作物的产量是否会产生影响?
小暑节气当天的天气变化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点,帮助气象学预测气候变化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