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突然火了,借着《我是歌手》的东风一夜间烧过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好的东西摆上明面被人熟知是件好事。前有《董小姐》,后又《南山南》。不论是选秀歌手还是明星艺人似乎越来越钟情对民谣的翻唱。民谣大众化是一种趋势,但是,也只能是一种趋势了。
歌曲通过媒体推到听众面前,既是歌曲对听众的一种筛选,也是听众对歌曲的一种筛选,这种关系其实有点像在商场看美女,从面前路过肯定是要看一看的,颜值高身材好的说不定还要多看两眼,但是走过去了就不会再想。和喜欢一个人不同,她不在你身边,你会去想她。你会想去了解她,甚至,去了解有关于她的一切。前者是在被动的接受,来了我就看看,走了我也不回去去想。后者则是在主动的寻求,她来了我激动非凡,她不在,我心心念念。大家听的是同一首歌,但你我之间,就是大众和小众的区别。这当然是在听众自身的感受上来说。
正常来讲呢,大众化指的是有更多的知名度和受众。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许多听民谣的朋友会觉得自己特别喜欢的歌手以前只属于自己,火了以后却被这么多人分享了。这感觉就如同自己的老公分享给了其他女人,而且法律还特么允许。没有了专属感,原先只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喜欢,这就是失去啊,但你还得告诉自己,这不就是他想要的么?嗯...我好像暴露了什么...或者,换一些比喻,你的心事被公开,你唯一的朋友交了新朋友,你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要嫁了。如果不是自己想要去分享的人,这就是失去。犹记当年许嵩签海蝶,所以对这种感觉有切身体会。
我听《成都》是在这首歌火了之前,只是因为看了一个主播的翻唱。我其实对啥啥火了这种事情并无太多感受。因为听了太多歌了,唱民谣的,比赵雷有才的比比皆是,个人看得上的,宋冬野,尧十三,贰佰,李志等等。细说起来,《成都》这首歌其实并不对我胃口。甚至,不能算民谣。民谣不应该这么轻松,不应该这么口水。民谣是深刻的,只需一把吉他,开口就能入心。它有关青春,写的都是那些回不去,得不到,舍不得的故事。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对每个人都是。我听了这么多歌,然后觉得这样的才是民谣。反过来讲,小众化的群体会极度的喜欢某种东西,同时也代表着会有更多的考量和苛刻。
民谣大众化是种趋势,因为它很有感情,太容易打动人心了。然而它也只会是一种趋势,并不会成为一种现象,如果有也是假象。感情都是放在心底的,并不适合大肆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