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要再一次提到皮亚杰老爷爷的名字。没办法,他对于认知发展的贡献实在太大了!后续很多专家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在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正,再不然就是发现一系列现象或者数据,在印证他的理论,或者用另一种说法叙述了他所叙述的过程。
蒙特梭利女士发明的蒙氏教具,便是“另一种说法”——一种、物化的方式。透过这种教具,不但是孩子可以发展自己认知中数理逻辑的部分,更神奇的是,我们也可以经由观察孩子与教具的互动,看到活生生的、眼前这个孩子的认知发展轨迹。就像,用超声波看到肚子里胎儿的一举一动,虽然图像并不是照片一样清晰可见,但足以让人感到、好像窥探到上帝的秘密一样震撼。
蒙氏教具是按照孩子的年龄进行分阶的。为最小年龄的孩子准备的教具,基本都是“感官教具”。它们大都取材于生活,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它们的基本工作方法都差不多:比较、配对和排序。
感官教具:木钉配对,一共有十对木钉,每一对的两个形状相同,而这十对形状不同。要求把相同的两个木钉找出来,插在板子上。
想象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一开始是怎样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当他从妈妈身体出来的那一瞬间,他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冷,亮,吵……
这些感官刺激让他感受到“事情有了变化”。巨大的不安全感让他放声大哭。如果不哭,接生的护士一般都会做一件事,就是拍打他一下——疼(触感)。放声大哭让人间的空气进入他的肺(神话中经常用“风元素”来表征智慧)。哭声(对“不同”做出反应)表明他认知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每一天,即使他睡眠时间很长,在他醒来那短短的与外界互动的时间里,他的感官也都在接收信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都在进行着无数的“比较”,发现无数个“不同”。然后他很快又会发现自己的一些行为会让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比如他一笑,眼前那个大人脸就会变得很兴奋。他一哭,就会有东西塞到嘴里让他有的吃,然后肚子的不舒服就没有了。等等。
纵观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无数学习也是起源于“比较”。
我见过一个孩子刚会坐的时候,有一次看到一张苹果的照片,把它拿起来往嘴里吃。然后发现“感觉”不对,就把图片拿到眼前一脸懵圈的看。一边看一边思考。
我们去超市逛,看到一种水果与以往吃过的都不同,这让我们有兴趣去了解这个水果是什么怎么吃。
我看到芭学园老师用一种、与我以往见过的都不同的、解决孩子的方式并且孩子也在用我没见过的态度反馈,这让我开始思考,到底哪种对孩子好,对我好,从而开始学习。
可见,比较,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启动键。在建构课堂中,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启动孩子们的认知过程:罗列现象,然后问:“你发现了什么?”
感官教具:嗅觉筒。六个筒,其中两个装花椒,两个装大料,两个装孜然。孩子打开来闻,然后把气味相同的放在一起。加在筒里的东西并不是刻板的,只要是气味有差别、对身体无害即可。
感官教具:听觉筒。红色1和绿色1装小米,红色2和绿色2装大米,红色3和绿色3装绿豆,红色4和绿色4装黄豆,红色5和绿色5装饭豆,红色6和绿色6装大蚕豆。工作时,晃动听觉筒,根据声音来判断内容物是否相同。
有发现嗅觉筒和听觉筒在逻辑上的差异吗?听觉筒模糊有一个“序列”,而嗅觉筒,是很难做成序列类的。也就是说,嗅觉筒只有“比较”,声觉筒,则可以衔接到另一个认知关键: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