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简书,内心的某种情愫,也令我开始喜欢上了简书,世界上最直观的美往往简单而纯粹,很荣幸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与简书有缘相会。
纵观发达国家发展史,从能源业到工业再到房地产业零售业再到文化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的电影业、日本的动漫业发达之极,中国难与之争锋,而一个产业需要有核心的引擎带动,这个核心的引擎需要有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而表意性极强的中文恰恰既可以作为核心引擎,又因为地域文化原因,使它具有了天然的避风港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再者,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超越往往是搭载着新兴载体的,因为对于后发国家,没有对于传统载体的先发优势,作为中国而言,未来大发展的行业一定极大多数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知乎的大成功,既有内容上的优势,也有传播效率优势,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作为中文平台而与生俱来的优势。但是,作为一个问答平台,它的知识、见解是碎片化的,不是整合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难以成为驱动其他文化产业诸如影视、音乐、动漫的引擎,而只能通过依靠整合同样碎片化的live发展。
再者,伴随着30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信仰的空白、精神的缺失,而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变缓、工业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文化产品的需求必将越来越紧迫、文化产业的地位必将越来越重要,这将会是未来至少20年的主题。
但悲哀的是,如今的社会主流思潮惯于仅仅以经济衡量人、事、物的价值,仅仅以收入水平区分阶层,这是一个法兰克福学派笔下的文化工业时代,凑字数的网文、偶像效应的影视作品无不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浮躁与无奈。反倒是,像简书这种产品,时间久了反而会沉淀下真正厚重的东西。曾有位浸淫销售业多年的长辈对我说过,现在不是用户缺产品的时代,而是产品缺用户的时代,任何企图通过玩花式促销活动刺激市场的行为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真正重要的,是产品和服务。很高兴看到,在这随波逐流的大趋势下,简书可以不忘初心,十年如一日,将产品细细打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文娱产业经济泡沫逐个破碎之时,文化产业将迎来美学意义上的回归。
我们不能断定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是否美好,但能确定的是,有无数人愿意不计得失的参与、不图回报的付出,能与这些人相聚于此,是值得庆幸的事,因为我们共同见证甚至可能共同创造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