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了侯总的经验分享会,对我收获最大的便是侯总对“全面人才”问题的解释。
之前对“全面人才”的理解,就是面面俱到,什么都好。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能做到面面俱到,却做不到什么都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好。我们往往在求职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困惑,用人单位招收某一方面的人才,我们对这方面了解,也有一定涉猎,但总有人比我们更优秀,更懂行。自然的,如果我们有十项特长,如果拿这十项特长去应聘十份工作,当然我们很可能被十个只在这方面做得很精的人挤掉。于是我们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却失败了十次,而那个严重偏科的人看起来比我们更加如鱼得水。
这是求职初期,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却没有精于一技的人会遇到的问题。因为从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最不缺的就是人。我们很轻易就能被任何一个人取代,因为我们只顾着做一个单纯优秀的人,却没有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我想做舞蹈教练,但学艺不精,要达到我老师的水平,还需要三四年。我喜欢服装,也懂得服装搭配,想开一家店卖衣服,但开一家店并不容易,要有进货渠道,要研究客户群体,还有最重要的资金问题。我文章写得马马虎虎,也得过奖,发过稿,但始终觉得不能作为一项职业。我画画也马马虎虎,自己喜欢,但画的也不算好。做过接待客服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做促销员也能很好的拉拢顾客,兼职儿童画老师也能得到小朋友喜欢。
看似什么都好,却有一个最大的弱势,没有一项可以做到不被任何人取代,因为我能做的,大家一样也能做。
今天侯总说要有一个三年、五年计划,这三年专注于一件事,做到在这个行业很精,再去发展其他方面。再定一个计划,在这三年、五年中把那件事做得很精,慢慢得变成一个全面人才。
侯总讲了一件事,在国外,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比如旅游时的大巴司机,既是司机又是导游,而在国内行业之间往往分得很清。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有文章说“多重职业”成为新趋势,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形式不断调整,用人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一个人可以做三个人的工作,那么拿两倍的工资企业自然更乐意,并且省掉了更多的人员管理费用。
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每年都是“大学生最难就业的一年。”今年也成为了“下岗率最高的一年”,经济下行,各个行业都不好做,所以很多企业也面临着裁员、倒闭的风险。
如果你在公司只是做一个人人都能取代的工作,那么不管在哪里,你都会成为裁员时最先被考虑的那一个。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懂得取舍,选择自己前三年最想发展的一项技能,专攻。当然其他的方面也要适当的巩固,每次把力量汇聚到一点,其他方面也会做得更快。所以努力不是最重要的,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
后面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全面人才”,都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